中国大豆核心种质β-淀粉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江均平

作者: 江均平;张广操;张涛;段苍风;刘章雄;邱丽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β-淀粉酶;热稳定性;大豆;黄豆

期刊名称: 中国粮油学报

ISSN: 1003-0174

年卷期: 2006 年 21 卷 01 期

页码: 88-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对172份中国大豆核心种质β-淀粉酶的酶活力、热稳定性以及6种大豆β-淀粉酶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分析。172份大豆均含有β-淀粉酶,所分析的6份大豆其β-淀粉酶的最适作用pH、最适作用温度以及最稳定pH均相同,说明其作用功能具有高度保守性。大豆种质之间酶活力差异极大(最低仅6 784 U/g,最高达69 060 U/g),纬度之间酶活力差异亦明显,但春播与夏播,国内与国外大豆之间无显著差异;大豆种质之间粗酶液的热稳定性也存在较大差异。所分析的6种大豆β-淀粉酶均具有较好的酶学性质和热稳定性。

分类号: TS201.25

  • 相关文献

[1]大豆耐热β-淀粉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夏巧玉,江均平,朱利泉,王小佳. 2006

[2]我国大豆种皮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及热稳定性研究. 江均平,王金静,段苍风,韩志琴,张涛. 2006

[3]玉米套黄豆经济施用尿素试验报告. 罗世洪. 1981

[4]抗孢囊线虫病黄豆新品种81036. 高建伟. 1995

[5]富硒黄豆和绿豆芽苗菜生产工艺研究. 史祥宾,刘凤之,王孝娣,曾冠军,施恢刚. 2017

[6]黄豆根瘤菌对黄豆、咖啡套种促生作用的研究综述. 杨蓓,黄家雄,程金焕,李亚男,李树维,郭容琦,刘光华. 2010

[7]孢囊线虫抗性基因导入及夏大豆高产材料创造研究. 郝欣先,蒋惠兰,高建伟,吴建军. 2000

[8]2021—2022年上海地区大米、玉米、大豆和面粉中多种真菌毒素混合污染特征和交互作用分析. 朱佐银,赵含珂,程海生,韩梦怡,裘知,王杰,周新丽,杨俊花. 2024

[9]一公斤黄豆出10公斤豆腐技术. 金山. 1996

[10]2021-2022年上海地区大米、玉米、大豆和面粉中多种真菌毒素混合污染特征和交互作用分析. 朱佐银,赵含珂,程海生,韩梦怡,裘知,王杰,周新丽,杨俊花. 2024

[11]绿盲蝽对不同处理寄主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耿冠宇,崔建州,李继泉,张立娟,高占林. 2012

[12]苗期间种黄豆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吴才文,杨洪昌,陈学宽,刘家勇,陆鑫,赵俊,王建光. 2004

[13]渗透压诱导表达重组Clostridium thermosulfurogenes β-淀粉酶基因. 梁莲华,周礼芹,罗兆飞,王青艳. 2011

[14]酶法修饰抑制马铃薯泥回生工艺优化. 陈朝军,刘永翔. 2019

[15]抗大麦黄矮病(BYDV)种质——无芒中4的同工酶电泳图谱研究. P.J.Larkin,R.I.S.Brettell,P.M.Banks,周广和,辛志勇,成卓敏. 1992

[16]大麦籽粒灌浆期β-淀粉酶积累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周元成,陈爱萍,曹永立,王镇,赵玉坤,侯东红,解丽丽. 2020

[17]苹果β-淀粉酶基因MdBAM3的克隆和低温响应表达分析. 王海波,王森,何平,常源升,李林光,何晓文. 2020

[18]东北三省栽培大豆(G.max)种子蛋白中Ti和SP_1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分布. 赵述文,邹淑华,胡明祥,孟祥勋,李爱萍,王曙明. 1991

[19]甘薯β-淀粉酶的纯化和特性研究. 李莹,周剑忠,黄开红. 2009

[20]不同处理方式对糙米淀粉回生特性的影响. 宋玉,曹磊,夏青,陶澍,刘超.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