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杧果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美姣

作者: 胡美姣;李敏;杨凤珍;郑服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杧果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ColletotrichumacutatumSimmonds;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5 年 18 卷 03 期

页码: 306-31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Sacc 和ColletotrichumacutatumSimmonds均能引起果采后炭疽病的发生,其中C gloeosporioides为主要病原。分生孢子形态的差异是区分2种果炭疽菌的主要依据。C gloeosporioides菌丝体生长、产孢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8、28和32℃,C acutaturm菌丝体生长、产孢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6、28和24℃。弱酸、弱碱及中性条件有利于两种炭疽菌的菌丝体生长及孢子萌发,pH3时有利于C acutatum产孢,而C gloeosporioides在pH7时产孢量大。葡萄糖、果糖、蔗糖有利于C gloeosporioides的菌丝体生长,淀粉有利于其产孢;蔗糖、果糖有利于C acutatum菌丝体生长,蔗糖、麦芽糖有利于其产孢。两种炭疽菌对多菌灵、特克多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C acutatum对两种药剂的敏感性低于C gloeospozqoides对两种药剂的敏感性。

分类号: S436.67

  • 相关文献

[1]福建蜜柚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高效防治药剂筛选. 赖宝春,姚锦爱. 2022

[2]大青枣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谢玲,黄思良,晏卫红. 2002

[3]咖啡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毒力测定. 郑肖兰,贺春萍,高亚男,张广宁,习金根,郑金龙,梁艳琼,李锐,吴伟怀. 2015

[4]富贵竹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及抑菌力研究. 徐婧,夏瑞. 2009

[5]枇杷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阮宏椿,陈福如,杨秀娟,严琰,方琴. 2005

[6]洋麻炭疽病(ColletotrichumhibisciPollacci)的防治研究. 罗友文. 1958

[7]我国高粱炭疽病症状类型及其病原菌鉴定. 徐婧,胡兰,刘可杰,张明会,姜钰,徐秀德. 2019

[8]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pp.)种群对多菌灵的抗药性监测. 杨敬辉,许媛,肖婷,褚姝频,芮东明,姚克兵. 2021

[9]浙江地区柑橘炭疽病病原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性水平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蒲占湑,鹿连明,黄振东,胡秀荣,陈国庆. 2015

[10]西瓜炭疽病研究进展. 张慧青,孙玉燕,范敏. 2020

[11]4种杀菌剂对3种果树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王贤达,林雄杰,胡菡青,黄镜浩,范国成. 2020

[12]2014年海南省橡胶炭疽病菌对多菌灵和咪鲜胺的敏感性测定. 曹学仁,车海彦,杨毅,罗大全. 2015

[13]浙江省草莓炭疽病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任海英,蒋桂华,方丽,张豫超,杨肖芳,苗立祥,王汉荣. 2011

[14]中国芒果炭疽病菌复合种对苯醚甲环唑敏感性测定. 郭珍妮,唐利华,黄穗萍,李芝义,郭堂勋,莫贱友,李其利,余知和. 2020

[15]红富士苹果果实炭疽病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陈汝,王金政,薛晓敏,王贵平. 2017

[16]7种杀菌剂对槟榔炭疽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陈圆,周传波,肖彤斌,王会芳,曾向平. 2011

[17]红富士苹果果实中炭疽病病菌的分离与鉴定(英文). 陈汝,翟浩,聂佩显,薛晓敏,王贵平,王金政. 2017

[18]草莓炭疽病菌鉴定技术规程. 张丽勍,段可,袁联国,姚全林,姚丽英,倪秀红,高清华. 2016

[19]不同培养条件对红麻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曾向萍,陈绵才,王会芳,陈圆. 2010

[20]中草药提取物对2种杧果采后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高兆银,胡美姣,李敏,杨凤珍.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