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增温对江苏不同年代水稻主栽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鑫

作者: 张鑫;陈金;江瑜;邓艾兴;宋振伟;郑成岩;张卫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气候变暖;水稻;不同品种;夜间增温;产量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4 年 25 卷 05 期

页码: 1349-13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在江苏省丹阳市开展夜间增温试验,研究夜间温度升高对江苏1970s—2000s 8个主要推广水稻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年代水稻品种的主要生长特性对夜间增温的响应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但响应趋势基本一致.全生育期内水稻冠层夜间温度平均升高0.9℃,水稻始穗期平均提前1.1 d,全生育期缩短1.3 d.夜间增温下,花后总绿叶面积和剑叶面积呈下降趋势,成熟期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平均降低了3.5%和5.1%,植株N含量也降低.产量构成分析发现,夜间增温主要通过降低水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使产量下降,单位面积总颖花数下降了12.6%.品种间并未随年代发展而出现明显的变化趋势,新老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长江下游不同年代水稻品种植株生长对夜间增温的响应. 张鑫,陈金,江瑜,邓艾兴,宋振伟,郑成岩,张卫建. 2013

[2]东北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对夜间升温的响应. 陈金,田云录,董文军,侯立刚,马巍,徐志宇,张卫建. 2013

[3]农田开放式夜间增温系统的设计及其在稻麦上的试验效果. 郑建初,田云录,董文军,陈金,杨飞,张卫建. 2010

[4]绥化市不同水稻品种旱种比较试验. 刘立超. 2018

[5]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生理特性差异研究. 倪万潮,束红梅,郭书巧,蒋璐,何晓兰,崔晓霞,巩元勇. 2020

[6]水稻苗期耐盐性的综合鉴定及评价. 袁杰,王学强,贾春平,张燕红,赵志强,王奉斌,李自超. 2020

[7]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品种选育的影响. 李大林,李修平,马文东,杨庆,冯锡君,王翠,张献国. 2015

[8]气候变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水稻耐高温遗传改良. 万丙良,查中萍. 2012

[9]开放式昼夜不同增温对单季稻影响的试验研究. 董文军,邓艾兴,张彬,田云录,陈金,杨飞,张卫建. 2011

[10]不同品种与级别马铃薯种薯种植比较试验. 毛玉金,纳添仓. 2011

[11]不同种植密度对齐齐哈尔地区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 徐婷,樊景胜,连永利,曲忠诚,赵索,徐莹莹,高盼,杨慧莹. 2020

[12]不同品种与不同穴播粒数对花生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韩守萍,崔凤高,刘洪春,韩廷锦,尹丽华. 2012

[13]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香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崔荣宗,杨果,李彦,魏建林,姜国志. 2006

[14]地下滴灌对几个桂糖新品种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英文). 唐胜,许卫安,陈引芝,李毅杰,谢金兰,丘立杭,王维赞. 2015

[15]地下滴灌对几个桂糖新品种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陈引芝,王维赞,李毅杰,谢金兰,覃有纯,丘立杭,何红. 2015

[16]青海高原不同海拔高度区小麦生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王力,李凤霞,徐维新,李晓东,苏文将. 2011

[17]江淮地区气温变化对一季中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马晓群,许莹,赵海燕. 2008

[18]2002—2009年东北早熟春玉米生育期及产量变化. 王玉莹,张正斌,杨引福,王敏,赵久然,杨国航. 2012

[19]气候变化对大豆影响的研究进展. 郝兴宇,韩雪,居煇,林而达. 2010

[20]青藏地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对气温升高的响应特征. 郑成岩,陈长青,张鑫,宋振伟,邓艾兴,张保明,王利,毛浓文,张卫建.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