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BS技术开展柚类资源群体遗传评价并发掘酸含量相关基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江东

作者: 江东;王旭;李仁静;赵晓东;戴祥生;柳正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GBS;柚系统演化;果实酸度调控基因;GWAS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3 年 008 期

页码: 1547-15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弄清我国柚类种质资源的起源与演化、群体遗传结构和多样性水平,高效利用柚类自然资源群体发掘与果实重要品质性状相关的基因,为柚类种质资源群体的遗传结构研究、起源演化和柚类种质创新提供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利用国家果树种质重庆柑橘资源圃中保存的具有广泛遗传多样性和不同地理来源的282份柚类资源作为材料,采用Eco R 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基因组DNA后构建GBS文库,然后进行Illumina HiSeq PE150二代测序获得短读序列,通过BWA软件将序列映射到柚参考基因组上,利用SAMTOOLS软件鉴定SNP位点。依据SNP的基因分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演化树,分析亚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选择23个低酸种质和32个高酸种质构成两个群体进行Fst、XP-CLR分析,同时利用282个柚类种质的基因型数据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表型数据进行GWAS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利用GBS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282份柚类种质进行测序,获得201.66 Gb的原始测序数据,每个样本的平均测序数据量为0.72 Gb,经过测序深度为5×次要等位基因频率>0.01、Miss0.2的筛选条件过滤,最终获得121 726个高质量的SNP位点。主成分分析、群体结构分析和聚类分析均表明282份柚类资源可被分为6个亚群,其中柚与‘清见’杂交群体、葡萄柚等橘柚杂种群体可明显区别于其他真正柚类种质。不同地理来源和特定类型的柚类种质在遗传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来源于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柚类资源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类群,与国内的沙田柚类、文旦柚类、垫江柚类等群体能够明显区分开。在中国南方的大部分柚类种质中有来自于越南柚的基因渗入,表明越南是柚的原始起源中心。另外,一些来源不清的柚类种质也通过GBS技术得以准确鉴定。Fst、XP-CLR选择性清除分析发现在7号染色体上的强烈选择信号区域中包含有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二氢硫辛酰赖氨酸残基乙酰转移酶(PDH-E2)和铝激活苹果酸转运蛋白(ALMT9),涉及柠檬酸的合成和运输。GWAS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2号染色体上鉴定了一个与果实酸度高度关联的区域。【结论】GBS技术为研究柚的系统发育和演化提供了一种可靠和高效的方法。本研究表明人工杂交育种、长期人工选择和驯化、地理隔离是形成不同类型柚类种质的驱动力,同时也是导致柚类种质遗传分化和多样性增加的重要原因。通过Fst、XP-CLR选择性清除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了多个与柚类果实柠檬酸含量相关的候选基因,为柚类的遗传改良和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

分类号: S666.3

  • 相关文献

[1]基于GBS技术的新杨绿壳纯系蛋鸡SNPs检测. 张彩云,王晓亮,涂盈盈,叶绍辉,姚俊峰,杨长锁. 2018

[2]采用GBS-seq技术构建甜瓜高密度遗传图谱. 张学军,杨文莉,张永兵,张健,郭丽霞,杨永,李寐华,伊鸿平. 2019

[3]利用GBS技术研究240份宽皮柑橘的系统演化. 王小柯,江东,孙珍珠. 2017

[4]基于GBS技术的不同鸽种群体进化分析. 张蕊,穆春宇,常玲玲,卜柱,杨明军,夏爱萍,杨晓明,汤青萍. 2023

[5]基于GBS技术的铁皮石斛种质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付曼曼,吴超,丁晓瑜,林森洪,黎侠,郭方其. 2022

[6]基于GBS测序和连锁分析的藜麦单株粒重QTL定位. 吴文强,代越琪,陈天青,隋建枢,罗永露,王伟,何庆才. 2023

[7]基于GBS技术对梅花鹿、马鹿及其杂交后代基因组SNP特征的分析. 董世武,王天骄,刘华淼,王磊,唐丽昕,邢秀梅. 2019

[8]基于GBS测序的不同来源菊花种质遗传结构分析. 付曼曼,叶琪明,吴超,董彬,方丽,李小白,丁晓瑜,陈炜,陈天烺,郭方其. 2023

[9]基于通路分析剖析水稻农艺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 向丽媛,徐凯,苏静,吴超,袁雄,郑兴飞,刁英,胡中立,李兰芝. 2019

[10]高粱抗丝黑穗病分子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白春明,陆晓春. 2017

[11]鸡重要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现状及展望. 潘爱銮,皮劲松,申杰,吴艳,蒲跃进,梁振华,张昊,孙静,程妮,杜金平. 2017

[12]斑玉蕈栽培菌株遗传变异与生长速率GWAS分析. 龚明,李燕,鲍大鹏,尚俊军,杨瑞恒,周陈力,万佳宁,吴莹莹. 2021

[13]蛋鸡资源群体的盲肠长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王星果,曲亮,卢建,窦套存,马猛,胡玉萍,沈曼曼,郭军,李尚民,王克华. 2018

[14]小麦芒基因定位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李玲,刘盼,张蕾,张浩,贾继增,高丽锋. 2021

[15]基于通路分析方法诠释肉鸡体重性状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王杰,刘璐,刘杰,赵桂苹,刘冉冉. 2017

[16]利用两种统计模型对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屠宰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常天鹏,夏江威,宝金山,金生云,朱波,徐凌洋,陈燕,张路培,高雪,李俊雅,高会江. 2018

[17]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性分析. 滕守振,汪海,梁海生,辛红佳,李圣彦,郎志宏. 2017

[18]蛋鸡资源群体的小肠质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李永峰,王克华,窦套存,胡玉萍,郭军,王星果,马猛,曲亮. 2022

[19]北京油鸡血清IgG含量的GWAS初步分析. 张磊,刘冉冉,赵桂苹,文杰,郑麦青,吴丹,胡耀东,李鹏,刘丽. 2011

[20]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粳稻直链淀粉含量调控基因. 郑洪亮,孙世臣,丁国华,王彤彤,赵宏伟,王敬国,刘化龙,韩笑,邹德堂,来永才.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