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和恢保关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思妮

作者: 张思妮;马小飞;张红霞;王震;张自刚;郭冬;张永鹏;马翎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F型不育系;花粉败育;恢保关系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16 年 36 卷 04 期

页码: 667-6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是一种新型"三系"小麦雄性不育系。为研究F型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特点并筛选其恢复源和保持源,采用I2-KI染色法观察F、BNS、T、K和V型不育系扬花期的花粉败育类型,并以F型不育系为母本与98个优良小麦品种(系)进行杂交,检测F1代自交结实率。结果显示:(1)F型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率高达95.63%。其中,染败型花粉比例最高,达到67.66%;圆败率为19.32%;典败率最少,仅为8.73%。(2)5种不育系中,F型与K型不育系的花粉育性特征最接近,其次是V型不育系。(3)98个组合F1的自交结实率(国际法)在100%以上11个,0%~10%有18个。(4)‘周麦16’、M510、‘西农815’、‘西农585’对F型不育系的恢复力极强,是其优良恢复系;‘天麦989’、‘存麦4号’、CY 5475、M460、‘12漯-1’和11GB02可通过回交培育成F型不育系的保持系。研究认为,F型不育系花粉败育彻底、稳定,在常规小麦品系中较易找到其保持源和强恢复力品系,是一种良好的新型不育系。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F型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差异分析. 刘丽华,苑少华,冯树英,庞斌双,李宏博,刘阳娜,张立平,赵昌平. 2017

[2]甘蓝型油菜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NRO4270A的鉴定. 舒畅,刘超,吴江生. 2015

[3]引进水稻资源对野败型不育胞质恢复力的鉴定研究. 邢运高,陈庭木,杨波,孙志广,徐波,李健,刘艳,迟铭,卢百关,方兆伟,王宝祥,徐大勇. 2019

[4]外引种质对红莲型不育胞质的恢复力鉴定研究. 邢运高,刘艳,李健,迟铭,杨波,陈庭木,徐波,孙志广,方兆伟,卢百关,王宝祥,徐大勇. 2019

[5]甘白种间杂交选育新型白菜型油菜的研究. 赵志. 2012

[6]甘蓝型油菜NCa胞质不育系的不育胞质类型鉴定. 危文亮,王汉中,刘贵华. 2005

[7]萝卜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及恢保关系的研究. 张丽,魏毓棠,李霄燕,宫国义. 2002

[8]甘蓝型油菜NCa雄性不育系不育类型及育性遗传. 刘贵华,王汉中,郑元本,王新发,杨庆. 2003

[9]水稻7种不同细胞质源滇型不育系间恢保关系研究. 牟凤娟,李一果,张树华,许明辉. 2004

[10]水稻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细胞生物学比较研究. 郭慧,李树杏,向关伦,杨占烈,甘雨,黄宗洪,潘建慧,吴先军. 2012

[11]4个新育成籼型雄性不育系的生育特性与柱头活力观察. 董练飞,杨东,张水金,涂诗航,黄俊明,董瑞霞,游晴如,王志赋,黄庭旭. 2011

[12]大豆花粉育性分类标准的研究. 孙寰,赵丽梅,王曙明,王跃强,彭宝,程延喜,张井勇. 2006

[13]农达41%水剂作为棉花杀雄剂的杂交棉制种技术研究. 孟庆忠,宋志红,王贵春,张涛,李国荣. 2015

[14]染色体易位对西瓜主要性状的影响. 刘莉,焦定量,段爱民,张艳宁,郝健全. 2006

[15]甘蔗属热带种与滇蔗茅远缘杂交F_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花粉败育研究. 林秀琴,陆鑫,刘新龙,毛钧,刘洪博,马丽,徐超华,李旭娟,蔡青. 2014

[16]栽培苜蓿的繁殖特性和遗传机制及种子生产. 李晓霞,金樑,王晓娟. 2008

[17]枸杞单倍体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罗青,张波,戴国礼,赵建华,曹有龙. 2018

[18]不育枸杞花药营养物质代谢与花粉败育的关系. 徐青,秦恳,张炎,祁建钊. 2009

[19]大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过程的细胞学研究(简报). 李承道,杜永芹,秦国卫,陈恭,陈昌斌,张孝琪. 1993

[20]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 朱惠霞,陶兴林,胡立敏.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