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倒刺鲃的人工繁殖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强

作者: 杜强;赵谱远;杨昌齐;李道友;徐飞;周路;李正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马来酸地欧酮;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期刊名称: 贵州畜牧兽医

ISSN: 1007-1474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25-28

摘要: 为了提高中华倒刺鲃的生产性繁殖能力,加大开发应用力度,试验选用马来酸地欧酮(DOM)、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按照不同配比组成混合催产剂,对70尾2~5年龄中华倒刺鲃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混合催产剂注射效应时间在15~20 h之间,平均产卵率为79.68%,平均受精率为92.33%,平均孵化率为69.5%。结论:在水温为25℃条件下,使用DOM 8 mg+LRH-A230μg+HCG 2 000 IU配比的混合型催产剂效果更好,产卵率为100%,产卵量0.4万~0.5万粒/尾。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长臀鮠的人工繁殖试验. 张竹青,周路,杨凯,杨昌齐,李道友,詹飞. 2012

[2]氧化锌对七彩山鸡繁殖机能的影响. 唐继高,黄璐,施云刚,吴荣华,欧德渊. 2013

[3]半胱胺盐酸盐和LHRH-A对黄鳍鲷IGF-Ⅰ基因表达和生长的影响. 石和荣,张勇,张为民,刘晓春,柯浩,林浩然. 2005

[4]乌江思林水电站库区鱼类增殖放流效果初步研究. 郭艳娜,陈栋为,赵再兴,陈国柱,张虎成,徐海洋,夏豪,刘霆. 2018

[5]长江主要一级支流中华倒刺鲃形态差异比较. 任泷,吴金明,宋文,张家波,张沙龙,危起伟. 2014

[6]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镉对中华倒刺鲃肝细胞DNA的损伤. 宋超,贾旭淑,陈家长. 2013

[7]中华倒刺鲃和光倒刺鲃肌肉营养品质的比较. 邴旭文. 2005

[8]中国紫蛤的人工育苗. 吴进锋,陈素文,陈利雄,朱长波,奚祝生,庄娘惜. 2009

[9]斑鱯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周路,周涛,杨凯,杨兴,李道友. 2008

[10]岩原鲤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黄辉,李正友,杨兴,张竹青,申晓东. 2008

[11]人工繁殖细鳞斜颌鲴. 朱桦. 1997

[12]尖吻细鳞鲑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的研究. 杜佳,徐革锋,韩英,牟振波. 2010

[13]野生斑鳠人工繁殖试验. 周路,杨凯,杨兴,李道友,周涛,李正友. 2008

[14]贵州山区西伯利亚鲟人工繁殖研究. 杨兴,刘霆,周洲,张龙涛,蒋晓红. 2012

[15]长尾彩鲫人工繁殖及苗种体色变化观测试验. 胡世然,李建光,张竹青,朱玲,蒋晓红,刘艳. 2009

[16]非洲鲶雨季与旱季的人工繁殖效果. 胡世然,李建光,朱玲,Jonathan Akeodi. 2009

[17]唇鲮的人工繁殖技术. 刘霆,李建光,胡世然,刘必生. 2011

[18]普安银鲫异精雌核发育子一代养殖试验. 胡世然,李正友,李勇,刘必生,朱玲,黄仕洪,陆桂山,刘纪宏. 2010

[19]鱼类常用催产剂对锦鲤人工繁殖效果的影响. 史东杰,孙砚胜,李文通,孟素宣,梁拥军,张升利,张欣,朱莉飞. 2015

[20]不同催产剂对俄罗斯鲟人工繁殖效果的影响. 朱华,胡红霞,董颖,田照辉,王巍,袁丁,马国庆.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