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虫嗪种子处理防治水稻蓟马及其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涛

作者: 刘都才;刘雪源;马国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噻虫嗪;种子处理;水稻;稻蓟马;秧苗素质;抗寒能力;活力效应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16 期

页码: 299-30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研究噻虫嗪种衣剂的科学合理施用技术,旨在解决传统施药过程中劳动强度大的问题。2010—2012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探索噻虫嗪种子处理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及其对稻蓟马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以噻虫嗪不同剂型(70%WS、30%FS)对水稻种子进行包衣浸种或浸种包衣处理后,其抗寒能力明显增强;同时,该药剂对出苗率、成苗率以及对成苗后的水稻秧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25 g/L咯菌腈FS中加入30%噻虫嗪FS能有效控制稻蓟马为害,播后23~30天的卷尖率为2.00%~24.77%,明显低于不施药处理(41.33%~88.87%)。

分类号: S435.112

  • 相关文献

[1]25%噻虫嗪SC防治盘育秧和水育秧害虫试验研究. 刘雪源,林蕴华,胡立冬,丁朝辉. 2009

[2]35%噻·咪种衣剂对水稻苗期病虫害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英文). 姚善良,李红阳,周加春,张俊喜,顾慧玲,孙星星. 2015

[3]高巧与顶苗新处理水稻种子对秧苗素质的影响及其控虫效果初探. 夏明聪,任应党,马晓静,冯超红,李丽霞,姜军,秦亚芳. 2015

[4]种子处理对棉花苗蚜的防治效果及对苗期生长的影响. 张谦,王树林,祁虹,冯国艺,王燕,雷晓鹏,梁青龙,林永增. 2019

[5]简化、高效旱育秧技术防病壮苗效果研究. 庄春,董政权,陈宗明,杨彩云,陈川,孙春梅,纪凤高,张山泉. 2006

[6]稻蓟马危害转Bt基因水稻克螟稻2号研究初报. 唐健,杨保军,蒋跃南,叶恭银,舒庆尧. 2000

[7]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秧苗生长及稻蓟马的的影响. 许小龙,徐广春,徐德进,顾中言. 2014

[8]土壤生态条件与水稻秧苗抗寒能力的关系研究. 蒋彭炎,洪晓富,丁茂干,聂志斌,黄祖祥,卓三头. 1999

[9]广增泰(复方尿囊素)对提高水稻秧苗抗寒能力试验. 段传嘉. 1999

[10]噻虫嗪不同施用技术对水稻苗期生长的风险评估. 刘都才,刘雪源,马国兰,彭亚军. 2014

[11]噻虫嗪对水稻内生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崔凯,葛静,柴阳阳,杨丽璇,程江峰,余向阳. 2017

[12]老化玉米种子修复处理后的活力效应研究. 马俊华,刘建军,乔燕祥,王自霞,周晓梅. 2012

[13]等离子体处理对水稻苗期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方向前,赵洪祥,刘亚亮,孙宁,魏代霞,肖春艳,边少锋. 2010

[14]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机械穴直播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俞法明,朱国富,杨曙东,王晓峰,翟荣荣,叶靖. 2019

[15]水稻新品种垦育38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孟令启,万丽英,高海燕. 2011

[16]不同直播方式下种子处理方式对直播稻出苗和产量的影响. 杨永波,付明全,李旭毅,池忠志,郑家国. 2017

[17]防虫网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卢百关,方兆伟,秦德荣,刘耀鸿,樊继伟,徐大勇. 2006

[18]硅肥对早稻群体生产力和镉吸收的影响. 余跑兰,肖小军,陈燕,李亚贞,杨林,雷媛媛,柳开楼. 2015

[19]移栽灵混防治旱育秧立枯病和提高秧苗素质的研究. 刘浩官,宋宝京. 1997

[20]不同拌种剂对水稻种子发芽及秧苗素质的影响. 文廷刚,钱新民,杜小凤,吴传万,吴雪芬,王伟中.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