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和施肥模式对稻田磷形态转化和有效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仓
作者: 田仓;虞轶俊;吴龙龙;张露;黄晶;朱练峰;张均华;朱春权;孔亚丽;武美燕;曹小闯;金千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灌溉;施肥;土壤;干湿交替;有机磷;无机磷;磷有效性;水稻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1 年 024 期
页码: 112-122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阐明不同灌溉和施肥模式对水稻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稻田土壤磷形态转化特征的影响及其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贡献,该研究以杂交籼稻中浙优1号为供试材料,设常规淹灌(Conventional Flooding,CF)、干湿交替(Alternate Wet and Dry irrigation,AWD)2种灌溉模式,以及不施肥(CK)、常规尿素(Ureal,100%PU)、常规尿素减氮20%(80%of Urea,80%PU)、缓控释复合肥减氮20%+生物炭(80%of Control-Released Fertilizer+Biochar,80%CRF+BC)和稳定性复合肥减氮20%+生物碳(80%of Stable Fertilizer+Biochar,80%SF+BC)5种施肥模式,对比分析了不同灌溉和施肥模式下水稻产量、磷吸收效率、稻田土壤磷有效性及土壤磷形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与CF相比,AWD灌溉模式下80%CRF+BC和80%SF+BC处理水稻产量显著高于100%PU和80%PU处理(P<0.05);2)AWD灌溉显著增加了成熟期80%SF+BC处理水稻穗部磷累积量,且80%CRF+BC与80%SF+BC处理水稻各器官磷累积量、磷吸收效率与磷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80%PU处理;3)AWD灌溉显著提高80%CRF+BC和80%SF+BC处理土壤有效磷、无机磷、有机磷含量与磷活化系数,以及土壤各形态无机磷和0~15 cm土壤中活性有机磷(Moderately Labile Organic Phosphorus,MLOP)、活性有机磷(Labile Organic Phosphorus,LOP)含量,且其含量均显著高于两组尿素处理;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稳态有机磷(Moderately Resistant Organic Phosphorus,MROP)、LOP、MLOP和Al-P是土壤有效磷的主要决策因子,O-P(闭蓄态磷)和Ca-P是有效磷的主要限制因子。通过适宜的水肥管理提高MROP、LOP、MLOP含量可能是提高土壤有效磷的潜在有效途径。AWD灌溉模式下,生物炭配施稳定性复合肥/缓控释肥能通过调控土壤磷形态转化和磷素活化提高稻田磷有效性,进而提高水稻磷吸收累积和磷素利用效率。研究结果可为通过不同水肥管理模式提高水稻磷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土壤中主要溶磷菌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温佳旭,陈雪丽,肖洋,万书明,孙磊,方海瑞. 2023
[2]稻田干湿交替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与调控研究进展. 钟楚,曹小闯,朱练峰,张均华,禹盛苗,金千瑜. 2016
[3]一株巨大芽孢杆菌的促生特性及其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殷小冬,李其胜,贾艳艳,杨文飞,杜小凤,文廷刚,顾大路. 2023
[4]土壤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分级方法研究进展. 冶赓康,俄胜哲,陈政宇,袁金华,路港滨,张鹏,刘雅娜,赵天鑫,王钰轩. 2023
[5]城市污水再生水灌溉对黑麦草生长及土壤磷素转化的影响. 李中阳,樊向阳,齐学斌,乔冬梅,李平,赵志娟. 2012
[6]人参根际溶磷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促生作用. 穆朋,梁池嘉,周淑荣,赵艳,王岩,关一鸣,刘政波,张悦,刘宁. 2023
[7]长期施磷对山原红壤磷库组成及有效性的影响. 史静,张誉方,张乃明,张淑香. 2014
[8]长期不同施肥对南方黄泥田磷库及其形态的影响. 林诚,王飞,何春梅,李清华,李昱,林新坚. 2014
[9]隔沟交替灌溉对土壤磷及其形态的影响. 李中阳,樊向阳,杜臻杰,李彩霞. 2011
[10]再生水灌溉对不同类型土壤磷形态变化的影响. 李中阳,樊向阳,齐学斌,吕谋超,王和洲,胡超,黄仲冬,赵志娟,李林. 2014
[11]不同磷形态对两种磷效率小麦根系指标与根际特征差异的影响. 展晓莹,候焱焱,张淑香. 2013
[12]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土壤可培养有机解磷菌多样性研究. 夏围围,邹萌萌,张泽霖,陈晓芬,王玉芳,孙祥鑫,贾仲君. 2024
[13]培养基和代次影响土壤可培养解磷菌多样性评估. 夏围围,张泽霖,邹萌萌,次仁拉姆,陈晓芬,孙祥鑫,王玉芳,贾仲君. 2024
[14]施肥调控水稻镉污染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张燕,王宏航,黄奇娜,俞林飞,邵国胜,江建锋. 2022
[15]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经济性状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王长军,王世荣,赵营. 2015
[16]云南省新平县稻田土壤耕层养分状况. 马家斌,田旺海,苏龙,尹志涛,李艳芳,李华珍,武卫. 2015
[17]长期施肥对石灰性土壤有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梁国庆,林葆,林继雄. 2000
[18]干湿交替诱导水稻根表铁膜形成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傅友强,于晓莉,杨旭健,沈宏. 2017
[19]适度干湿交替促进水稻根表红棕色铁膜形成的根层诱导机制. 傅友强,沈宏,杨旭健. 2017
[20]干湿交替灌溉改善稻田根际氧环境进而促进氮素转化和水稻氮素吸收. 曹小闯,刘晓霞,马超,田仓,朱练峰,吴龙龙,张均华,金千瑜,朱春权,孔亚丽,虞轶俊.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常绿杜鹃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SSR指纹图谱构建
作者:张露;张平萍;解玮佳;许凤;彭绿春;宋杰;杜光辉;李世峰
关键词:常绿杜鹃;基因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指纹图谱
-
增氧灌溉下配施硝化抑制剂对水稻生长、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作者:陈书融;朱练峰;秦碧蓉;王婕;朱旭华;田文昊;朱春权;曹小闯;孔亚丽;张均华;金千瑜
关键词:水稻;增氧灌溉;硝化抑制剂;产量;氮素利用
-
野生沙葱种子萌发期室内耐旱性评价
作者:王守康;李正鹏;祁凯斌;赵名好;张露;刘文谨;马利利;蒋福祯
关键词:沙葱;聚乙二醇(PEG);种子萌发;耐旱性评价
-
不同光强对高山杜鹃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作者:宋杰;柯燚;李叶芳;关文灵;解玮佳;蔡艳飞;彭绿春;张露;李世峰
关键词:高山杜鹃;强光胁迫;叶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综合评价
-
播期提前下配施芸苔素内酯对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徐青山;颜玉莲;王航风;迟春欣;孔亚丽;朱练峰;张均华;朱春权
关键词:早稻;播期;芸苔素内酯;生长发育;产量
-
红壤性水稻土无机磷形态周年内变化及与磷肥利用率的关系
作者:黄晶;周玲红;高菊生;李冬初;刘立生;邹平;刘淑军;张会民
关键词:红壤性水稻土;关键生育期;无机磷形态;磷肥利用率;长期施肥
-
浑善达克沙地榆的生态学特性与保护策略
作者:豆鹏鹏;黄晶;高茜;王洁;李平;王堃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沙地榆;榆树疏林草原;生态适应性;生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