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贡蕉组培苗种植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蔡炳华
作者: 闭志强;陈丽娟;黄卓忠;周嘉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西贡蕉;组培苗;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热带农业科技
ISSN: 1672-450X
年卷期: 2004 年 27 卷 01 期
页码: 49-50
分类号: S668.1
- 相关文献
[1]毛葡萄组培苗栽培技术. 吴宗立,李小泉,李朝生,林贵美,牟海飞,吴代东,李乃流,姚宁. 2003
[2]罗汉果组培苗栽培技术. 苏国秀,夏阳升,梁秀荣. 2003
[3]低糖香蕉果酱的研制. 游向荣,张雅媛,谢小强,李明娟,盛金凤,刘国明,孙健,李志春,郑凤锦,何雪梅. 2016
[4]西贡蕉枯萎病生防木霉菌株gz-2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黄思良,付岗,汪茜,张欣,黎起秦. 2010
[5]西贡蕉枯萎病的发生、接种鉴定与防治策略. 郭堂勋,李华. 2006
[6]线艺兰组培苗的驯化栽培. 石乐娟,杨永英,张放. 2009
[7]火龙果MSAP体系的优化及组培苗DNA甲基化检测. 刘鹏飞,乔光,刘涛,彭志军,蔡永强,晓鹏. 2016
[8]枇杷组培苗的过渡栽培. 陈扬祥,杨永青. 1992
[9]辽砧2号组培苗瓶内生根技术研究. 杨艳敏,魏永祥,张舵,王兴东,张立宁. 2016
[10]蝴蝶兰组培苗落地试验初报. 曾爱平,徐晓薇,陈义增. 2004
[11]荸荠组培苗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中的高效增殖技术. 林志城,张驰,江文,董伟清,欧昆鹏,桂杰,闭志强,何芳练,陈丽娟. 2016
[12]优质番茄快繁技术初探. 邹瑜,林贵美,张进忠,牟海飞,李邦. 2007
[13]植物组培苗销售管理系统构建. 张进忠. 2007
[14]铁皮石斛种子无菌萌发. 汪红梅,罗鸣. 2013
[15]红掌愈伤组织高效再生体系建立研究. 曾燕楠,张宁宁,衡燕,邵和平,张琼. 2012
[16]~(60)Co-γ辐射对非洲菊组培苗苗期生长的影响. 高年春,蒋贤权,房伟民,曹荣祥. 2007
[17]不同继代次数对东方百合组培苗分化的影*响. 蒲秀琴,王舰,薛寒青. 2008
[18]卡特兰组培苗的炼苗与移栽技术. 张宁宁,邵和平,衡燕,张琼. 2009
[19]蛇莲离体培养研究. 李小泉,李朝生,牟海飞,邹瑜,张进忠. 2007
[20]不同栽培基质对“神马”菊花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那艳斌,张天静,张艳秋.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无损测量樱桃品质的研究
作者:刘佳;李洪雯;陈丽娟;王东;张国薇
关键词:樱桃;红外光谱;建模;测量;内部品质
-
吴茱萸枝屑代料栽培榆黄蘑的潜力评价
作者:叶建强;张芳芳;陈丽新;黄卓忠;蓝桃菊
关键词:吴茱萸枝屑;榆黄蘑;食用菌栽培;农艺性状;基质降解;经济效益
-
中国樱桃不同品种(优系)果实品质分析
作者:陈丽娟;王东;李洪雯;刘佳;张国薇
关键词:中国樱桃;不同品种(优系);品质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
-
蛋白互作研究方法在水稻中的应用及主要互作数据库汇总
作者:陈丽娟;刘西西;罗金金;陈明花;匡瑜;田志宏;张健
关键词:水稻;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互作方法;互作数据库
-
吴茱萸枝屑对毛木耳农艺性状及其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作者:叶建强;张芳芳;蓝桃菊;黄卓忠;陈丽新
关键词:吴茱萸枝屑;毛木耳;代替;农艺性状;营养成分
-
施氮量对优质稻"福香占"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颖姮;陈丽娟;崔丽丽;詹生威;宋煜;陈世安;解振兴;姜照伟;吴方喜;卓传营;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关键词:光合特性;产量;品质;施氮量
-
荸荠叶状茎形态解剖结构与抗倒伏性比较分析
作者:江文;高美萍;陈丽娟;蔡炳华;黄诚梅;方彦蓉;何青石;赖松新
关键词:荸荠;解剖结构;抗倒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