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黄色籽粒基因Yellow Seed 2的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梽鑫

作者: 高梽鑫;刚爽;陆晓春;王平;李政君;王艺威;李金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籽粒颜色;精细定位;候选基因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24 年 25 卷 009 期

页码: 1565-15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高粱在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酿酒行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籽粒颜色是高粱重要的性状之一,但有关高粱籽粒颜色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观察了高粱黄色籽粒材料GLB41的籽粒发育过程,花后1~16 d为快速生长期,17~24 d进入缓慢膨大期,第25天开始进入转色期,绿色逐渐褪去,籽粒颜色由乳白色或苍白色逐渐变成浅黄色,随后颜色加深,40 d后籽粒颜色变为深黄色。利用黄色籽粒GLB41和白色籽粒6E16两个材料构建的群体,使用重测序BSA方法,将控制黄色籽粒性状的基因初定位在1号染色体15.6 Mb区间内,利用3215株分离个体将该基因定位在BR13和P2两个标记之间,区间内有7个候选基因,对这些基因的功能注释进行分析并测序,结果表明GLB41、6E16两个材料中未被报道过的基因Yellow Seed 2(Sobic.001G397900)的编码区内第619~621位插入CTG 3个碱基,导致增加了1个Leu(亮氨酸),第819位C突变为G,导致Cys(半胱氨酸)突变为Trp(色氨酸);第912位C突变为T,但氨基酸序列无变化。因此推测Yellow Seed 2可能参与这两份亲本材料籽粒颜色的形成。本研究为高粱籽粒颜色性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基因。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鸟害与高粱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杨彬,张海燕,史红梅,张桂香. 2016

[2]马铃薯红色薯肉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许芸梅,李玉梅,贾玉鑫,张春芝,李灿辉,黄三文,祝光涛. 2019

[3]水稻早衰突变体LS-es1的基因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周纯,焦然,胡萍,林晗,胡娟,徐娜,吴先美,饶玉春,王跃星. 2019

[4]水稻类病变突变体spl-3t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饶玉春,徐娜,胡娟,焦然,徐江民,宋周琳,黄玲,路梅,王跃星,胡江. 2018

[5]家蚕长形卵基因(elp)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初步分析. 刘先方,马晓,易晓莉,侯成香,李木旺. 2014

[6]玉米穗长主效QTL q21EL-GZ的精细定位. 涂亮,高媛,刘鹏飞,郭向阳,王安贵,何兵,刘颖,祝云芳,吴迅,陈泽辉. 2021

[7]水稻色素原基因C的精细定位. 范方军,樊叶杨,杜景红,庄杰云. 2007

[8]水稻颖壳扭曲基因TWH1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李进波,戚华雄. 2017

[9]影响高粱茎秆汁液含量基因的精细定位(英文). 翟国伟,邹桂花,严松,王华,邵健丰,陶跃之. 2014

[10]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高粱单宁新调控遗传位点. 张丽霞,王春语,于淼,陈冰嬬,陆晓春. 2023

[11]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对高粱穗部性状的QTL定位. 丁延庆,汪灿,徐建霞,高旭,程斌,曹宁,张立异. 2023

[12]高粱千粒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候选基因预测. 邹桂花1,丁延庆2,徐建霞2,曹宁2,陈合云1,刘合芹1,郑学强1,张立异2. 2022

[13]绿豆籽粒颜色的遗传分析. 廉雪,张泽燕,张耀文. 2020

[14]不同类型芝麻茎秆化学成分分析及评价. 苏小雨,王东伟,魏利斌,高桐梅,王东勇,李丰,田媛,卫双玲. 2020

[15]不同世代玉米株系及杂交种籽粒产量和颜色研究. 冯汉宇,张秀海,刘贵明,张晓东. 2018

[16]不同大麦品种籽粒营养成分分析. 罗平,杨晓梦,普晓英,李霞,杨丽娥,杨砚斌,杨加珍,曾亚文. 2024

[17]两个红皮小麦品种籽粒颜色的遗传.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钱存鸣. 2007

[18]不同粒色谷子品系的鸟害程度研究. 夏雪岩,师志刚,张婷,陈媛,相金英,冀小绵,程汝宏. 2014

[19]栽培密度对黑糯玉米秋季性状指标的影响. 任四海,阮龙,左晓龙,齐耀程,钱益亮,王俊,张玮,郭进. 2019

[20]超级稻协优9308根系相关性状QTLs的精细定位. 王会民.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