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饵料对美洲西鲱仔鱼生长、相关酶活力及体脂肪酸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志峰

作者: 刘志峰;高小强;于久翔;王耀辉;秦巍仑;郭正龙;黄滨;刘宝良;洪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美洲西鲱;微颗粒饲料;生长表现;消化酶;非特异性免疫;脂肪酸组成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97-1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美洲西鲱(Alosa sapidissima)仔鱼(孵化后10 d)为实验对象,在室内进行为期30 d的摄食生长试验,分别投喂不同的饵料[单独投喂卤虫(Artemia)、单独投喂微颗粒饲料、卤虫与微颗粒饲料混合投喂],分析不同饵料的投喂对存活、生长、消化酶活性、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性以及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混合投喂组的存活与生长表现都要显著优于卤虫组和微颗粒饲料组(P<0.05),微颗粒饲料组与卤虫组相比差异不大,而试验后期(20~30 d)微颗粒饲料组的存活与生长表现要优于卤虫组;(2)消化酶的结果显示,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在各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在卤虫组中活力最低,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其中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在微颗粒饲料组中要显著高于混合投喂组(P<0.05);(3)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在各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过氧化氢酶和溶菌酶活力在微颗粒饲料组中最高,卤虫组中最低,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4)鱼体脂肪酸受饵料脂肪酸组成影响较大,微颗粒饲料中n-3HUFA和DHA含量较高,其投喂后在鱼体中的含量也高。综上所述,不同饵料投喂对美洲西鲱仔稚鱼存活、生长、消化酶活性、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性以及体脂肪酸影响显著,在试验20 d之前使用卤虫与微颗粒饲料混合投喂,20 d后完全转食微颗粒饲料,可以降低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分类号: S965

  • 相关文献

[1]微颗粒饲料中添加消化酶对半滑舌鳎仔、稚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常青,梁萌青,王家林,张秀梅,陈四清. 2008

[2]地衣芽孢杆菌对仿刺参生长、消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旭达,关晓燕,王鉴,董颖,蒋经伟,姜北,李石磊,赵泽龙,陈仲,高杉,周遵春. 2021

[3]枯草芽孢杆菌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刘晓勇,张颖,齐茜,赵明军,麦丽开,孙大江. 2011

[4]露水草粉碎粒度和添加水平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肝胰腺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张易祥,丁志丽,吴成龙,明建华,杨霞,邵仙萍,孔有琴,叶金云. 2018

[5]六斑刺鲀仔稚鱼发育过程中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活性变化. 苏志星,岳彦峰,施兆鸿,彭士明,夏连军. 2021

[6]养殖密度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消化酶、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范文浩,方刘,周锦,阮国良,郭小泽,郑维友. 2021

[7]美洲西鲱仔鱼不可逆点及仔、稚鱼摄食特性研究. 高小强,洪磊,刘志峰,郭正龙,王耀辉,雷霁霖. 2015

[8]海水仔稚鱼的营养需求与微颗粒饲料研究进展. 常青,梁萌青,张汉华,陈四清,王家林. 2009

[9]微颗粒饲料中添加精胺对半滑舌鳎稚鱼生长和肠道发育的影响. 于朝磊,常青,秦帮勇,王新星. 2014

[10]挤出滚圆法制备水产动物微颗粒饲料工艺分析. 李军国,梁玮,牛力斌,董颖超. 2010

[11]国内外4种微颗粒饲料的水中稳定性及其对部分水质指标的影响. 柳旭东,梁萌青,张利民,王际英. 2009

[12]牧草新品种黔草4号鸭茅的选育. 陈瑞祥,罗绍微,李正林,赵明坤,刘正书,陈伟,钟理,尚以顺,杨桂兰. 2010

[13]3个金荞麦品种生长表现研究. 邓蓉,王安娜,张定红,梁应林,罗启华. 2015

[14]NaCl胁迫下不同种源沙枣的生长表现差异. 杨升,张华新,杨秀艳,陈秋夏,武海雯. 2015

[15]豌豆品种高寒适应性评价. 邵新庆,沈禹颖. 2002

[16]小叶粉葛在广西马山县的生长表现及其栽培管理技术初探. . 2019

[17]11份白三叶材料的形态特征及生长表现. 切彩,李卫军,朱昊. 2010

[18]饲粮同时添加甜菜碱和维生素E对猪生长表现及胴体品质的影响. 武英,郭建凤,呼红梅,王继英,张印. 2006

[19]鲁丽/M26生长表现与栽培技术要点. 王涛,李晨,张勇,李慧峰. 2024

[20]全程机械化不同桂糖品种新植蔗和宿根蔗的生长表现. 罗亚伟,王维赞,梁阗,李毅杰,刘晓燕.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