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茶树品种筛选及早期鉴定研究进展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燕
作者: 郭燕;杨春;梁思慧;汪安然;陈正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机械化采摘;茶树品种;早期鉴定;评价指标
期刊名称: 贵茶
ISSN: 2097-2601
年卷期: 2023 年 04 期
页码: 6-9
摘要: 茶叶采摘是茶叶生产过程中劳动最为密集的环节,也是茶叶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难点。选育和利用宜机采茶树品种是实现茶叶机械化采摘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宜机采的茶树品种和早期鉴定指标筛选研究现状作简要阐述,提出了机采茶树品种选育的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宜机采茶树品种选育研究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茶树品种主要化学成份与品质关系的研究. 魏芳华,李春华. 1994
[2]茶树新梢中主要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对茶树品种品质的影响. 魏芳华,李春华. 1994
[3]六堡茶机采茶园建设与管理关键技术. 邱瑞瑾,龙志荣,黄丽蕴,江智艺. 2019
[4]四川群体种茶树机采树冠培育技术研究. 钟秉全,谭和平. 1994
[5]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关键技术研究. 赖幸菲,赖兆祥,操君喜,陈海强,吴华玲,周波,黎秋华,孙世利. 2020
[6]山西省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芬,蔚富生,屈非,郝志华. 2011
[7]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采摘效果初步研究. 袁海波,鲁成银,毛祖法,尹军峰,杨建灿,许勇泉,陆德彪,石元值. 2008
[8]名优绿茶机采茶园肥培管理技术. 石元值,马立锋,伊晓云,张群峰,倪康,阮建云. 2018
[9]蓝莓挑振复合采摘技术装置设计与试验. 李远,梅松,石志刚,蒋清海,童一飞. 2024
[10]名优绿茶机采茶园树冠保持技术. 石元值,马立锋,伊晓云,张群峰,倪康,阮建云. 2018
[11]柑橘杂种胚挽救及早期鉴定. 谭洪泉,陈善春. 2011
[12]利用ARP-PCR法早期鉴定百合远缘杂种. 柴卫淑,屈云慧,谭学林,熊丽. 2007
[13]优良转Bt基因抗虫棉杂交组合单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张军,王芙蓉,刘勤红,白金,刘任重. 2003
[14]利用二硝基甲苯类诱导剂离体诱变西瓜四倍体. 刘文革,阎志红,赵胜杰,何楠,赵林. 2007
[15]橡胶树热研7-33-97不同杂交组合子代早期鉴定研究. 张源源,高新生,张晓飞,黄肖,李维国. 2015
[16]西瓜离体诱导四倍体及倍性早期鉴定研究. 刘文革,阎志红,赵胜杰,何楠. 2005
[17]食用菌菌种结实性和产量性状早期鉴定的初步研究. 张金霞,左雪梅. 1996
[18]乌龙茶单株早期品质鉴定方法的改进. 陈志辉,钟秋生,游小妹,林郑和,陈常颂. 2011
[19]微波固样方法研究与应用. 罗军武,杨阳,王旭. 2007
[20]苎麻基因型抗旱性差异及其早期鉴定研究. 揭雨成,黄丕生,李宗道.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板栗新品种'燕栗4号'
作者:张树航;李颖;郭燕;张馨方;范丽颖;刘金雨;王广鹏;熊永斌
关键词:板栗;品种;晚熟
-
植物转化酶家族基因鉴定及序列进化分析
作者:白蓓蓓;林义开;陈黎明;王锋;肖楚妍;杨春;王丁;符书贤;林尤珍
关键词:转化酶;基因鉴定;进化;表达量
-
不同抗螨性板栗差异次生代谢物筛选与分析
作者:张馨方;王广鹏;张树航;李颖;郭燕
关键词:板栗;针叶小爪螨;抗螨性;次生代谢物
-
贵州两地野生大厂茶嘌呤生物碱与儿茶素组分比较
作者:杨春;杨代星;苏胜峰;梁思慧;李燕;郭燕;乔大河;密孝增;陈正武
关键词:普安;盘州;大厂茶;苦茶碱;咖啡碱
-
河南省联合体试验小麦品种综合性状分析与评价
作者:张会芳;燕照玲;刘海礁;段俊枝;陈海燕;郭燕;王楠;杨翠苹;齐红志
关键词:小麦;联合体试验;省统一试验;试验容量;品种性状;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河南省
-
不同造型白化绿茶滋味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分析
作者:张小琴;罗金龙;李燕;梁思慧;刘忠英;沈强
关键词:白化绿茶;造型;滋味化学成分;感官品质
-
基于无人机数字表面模型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构建及迁移能力分析
作者:郭燕;贺佳;曾凯;张彦;张红利;郑国清;王来刚
关键词: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无人机;株高;迁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