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茶树品种筛选及早期鉴定研究进展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燕
作者: 郭燕;杨春;梁思慧;汪安然;陈正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机械化采摘;茶树品种;早期鉴定;评价指标
期刊名称: 贵茶
ISSN: 2097-2601
年卷期: 2023 年 04 期
页码: 6-9
摘要: 茶叶采摘是茶叶生产过程中劳动最为密集的环节,也是茶叶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难点。选育和利用宜机采茶树品种是实现茶叶机械化采摘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宜机采的茶树品种和早期鉴定指标筛选研究现状作简要阐述,提出了机采茶树品种选育的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宜机采茶树品种选育研究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茶树品种主要化学成份与品质关系的研究. 魏芳华,李春华. 1994
[2]茶树新梢中主要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对茶树品种品质的影响. 魏芳华,李春华. 1994
[3]六堡茶机采茶园建设与管理关键技术. 邱瑞瑾,龙志荣,黄丽蕴,江智艺. 2019
[4]四川群体种茶树机采树冠培育技术研究. 钟秉全,谭和平. 1994
[5]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关键技术研究. 赖幸菲,赖兆祥,操君喜,陈海强,吴华玲,周波,黎秋华,孙世利. 2020
[6]山西省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芬,蔚富生,屈非,郝志华. 2011
[7]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采摘效果初步研究. 袁海波,鲁成银,毛祖法,尹军峰,杨建灿,许勇泉,陆德彪,石元值. 2008
[8]名优绿茶机采茶园肥培管理技术. 石元值,马立锋,伊晓云,张群峰,倪康,阮建云. 2018
[9]蓝莓挑振复合采摘技术装置设计与试验. 李远,梅松,石志刚,蒋清海,童一飞. 2024
[10]名优绿茶机采茶园树冠保持技术. 石元值,马立锋,伊晓云,张群峰,倪康,阮建云. 2018
[11]茶树新品种'鄂茶201'. 金孝芳,马林龙,曹丹,刘艳丽. 2024
[12]柑橘杂种胚挽救及早期鉴定. 谭洪泉,陈善春. 2011
[13]利用ARP-PCR法早期鉴定百合远缘杂种. 柴卫淑,屈云慧,谭学林,熊丽. 2007
[14]优良转Bt基因抗虫棉杂交组合单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张军,王芙蓉,刘勤红,白金,刘任重. 2003
[15]利用二硝基甲苯类诱导剂离体诱变西瓜四倍体. 刘文革,阎志红,赵胜杰,何楠,赵林. 2007
[16]橡胶树热研7-33-97不同杂交组合子代早期鉴定研究. 张源源,高新生,张晓飞,黄肖,李维国. 2015
[17]西瓜离体诱导四倍体及倍性早期鉴定研究. 刘文革,阎志红,赵胜杰,何楠. 2005
[18]食用菌菌种结实性和产量性状早期鉴定的初步研究. 张金霞,左雪梅. 1996
[19]乌龙茶单株早期品质鉴定方法的改进. 陈志辉,钟秋生,游小妹,林郑和,陈常颂. 2011
[20]微波固样方法研究与应用. 罗军武,杨阳,王旭.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10份板栗种质资源坚果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馨方;郭燕;张树航;李颖;刘金雨;范丽颖;王广鹏
关键词:板栗;坚果表型;多样性;综合评价
-
1982~2022年丹江口库区NDVI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
作者:吴士文;李成龙;张战平;王来刚;郭燕;郝仕龙;张叶晨;李秀萍
关键词:丹江口库区;NDVI;时空演变;地理探测器;驱动因子
-
基于数字表面模型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
作者:郭燕;贺佳;位盼盼;曾凯;史舟;叶粟;杨秀忠;郑国清;王来刚
关键词:冬小麦;生物量;株高;数字表面模型(DSM);迁移能力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农作物病害识别研究
作者:陈自立;林卫;贺佳;王来刚;郑国清;彭一龙;焦家东;郭燕
关键词: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农作物病害;识别
-
我国苜蓿进口依赖性分析及中西苜蓿贸易展望
作者:龙雪芬;孙雨萌;张浩;赵曦然;杨春
关键词:西班牙;苜蓿;贸易特征;进口依赖性风险;剩余空间
-
燕山板栗品种资源坚果表型多样性分析及评价
作者:张馨方;张树航;李颖;郭燕;刘金雨;范丽颖;王广鹏
关键词:板栗;坚果表型;经济性状;评价
-
板栗新品种'燕栗4号'
作者:张树航;李颖;郭燕;张馨方;范丽颖;刘金雨;王广鹏;熊永斌
关键词:板栗;品种;晚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