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恒明
作者: 王恒明;王得元;李颖;郭汉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杂种优势;三向选择策略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03 年 05 期
页码: 16-1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选育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分析了三向选择策略在辣椒核质互作三系选育中的应用,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分类号: S641.3
- 相关文献
[1]小麦核质互作杂交种农艺性状和籽粒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李燕红,高世庆,任扬,张俊杰,都晶晶,高聪,王军卫,马守才,宋瑜龙,张改生,牛娜. 2021
[2]辣椒新品种辣优16号的选育. 黄贞,常绍东,邹集文,刘玉平,何自福,郭爽. 2016
[3]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呼吸速率研究. 文锦芬,邹学校,何长征,刘志敏,周群初. 2009
[4]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线粒体不育基因CoxⅡ和atp6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邹学校,霍金龙,文锦芬,朱海山,张竹青,赵凯. 2010
[5]辣椒新品种‘辣优13号’. 黄贞,邹集文,常绍东,刘玉平,郭爽,何自福. 2015
[6]河南省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研究应用及展望. 张书芬,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张书法,何俊平,曹金华,蔡东芳,赵磊,王东国,隋天显. 2018
[7]46个棉花三系组合杂种优势研究简报. 韦贞国,易先达,张成. 1999
[8]三系和两系杂交中籼组合间产量优势比较. 杜士云,罗彦长,李成荃,王守海,王德正,吴爽. 1999
[9]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史华清,龚瑞芳,庄丽莲,龙肖平. 1991
[10]朝天椒不育系TC111A的选育. 谭杨国,谭志成,吴朝龙,葛文东,汪惠群,黄启中. 2016
[11]蔬菜育种的三向选择策略及其定量化实施方法初探. 王得元. 2004
[12]辣椒杂交F_1代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何建文,姜虹,赖卫,蓬桂华,詹永发,张绍军. 2012
[13]SSR标记遗传距离与辣椒杂种优势的关系. 何建文,姜虹,杨红,苏丹,刘永翔. 2013
[14]辣椒杂种优势研究初报. 罗玉秀. 1996
[15]辣椒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何建文,付文婷,吴迪,詹永发. 2021
[16]SSR 标记遗传距离与辣椒杂种优势的关系. 何建文,姜虹,杨红,苏丹,刘永翔. 2013
[17]基于全基因组SNP分析辣椒亲本间遗传距离与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 王昆,张宝玺,张正海,曹亚从,于海龙,王立浩. 2020
[18]辣椒净光合速率杂种优势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马艳青,张竹青,陈文超,戴雄泽,李雪峰,曹小兵. 2009
[19]我国辣椒杂交育种与杂交种子生产. 戴雄泽,马艳青,周群初,李雪峰. 2001
[20]辣椒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刘明月,周书栋,马艳青.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10份板栗种质资源坚果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馨方;郭燕;张树航;李颖;刘金雨;范丽颖;王广鹏
关键词:板栗;坚果表型;多样性;综合评价
-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CAPS标记的PARMS转换及其应用
作者:陈金金;赵威;徐小万;衡周;王恒明;吴智明;徐晓美
关键词: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高通量;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
燕山板栗品种资源坚果表型多样性分析及评价
作者:张馨方;张树航;李颖;郭燕;刘金雨;范丽颖;王广鹏
关键词:板栗;坚果表型;经济性状;评价
-
板栗新品种'燕栗4号'
作者:张树航;李颖;郭燕;张馨方;范丽颖;刘金雨;王广鹏;熊永斌
关键词:板栗;品种;晚熟
-
不同抗螨性板栗差异次生代谢物筛选与分析
作者:张馨方;王广鹏;张树航;李颖;郭燕
关键词:板栗;针叶小爪螨;抗螨性;次生代谢物
-
基于WMAIP集成模型的华北冬小麦适宜播期与冬前积温下限研究
作者:陈先冠;冯利平;白慧卿;孙爽;李国强;程陈;江敏;李颖;赵锦
关键词:冬小麦;冬前积温下限;最迟播期;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MAIP
-
辣椒雄性不育分子研究进展
作者:徐晓美;衡周;王恒明;孙启迪;徐小万
关键词:辣椒;核雄性不育;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