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小麦条锈菌耐高温性鉴定及其cDNA文库构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金鑫

作者: 吴艳琴;王凤涛;冯晶;蔺瑞明;徐世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耐高温性;夏孢子萌发率;cDNA文库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6 年 42 卷 03 期

页码: 70-74+10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近年条锈菌越夏调查发现,小麦条锈菌耐高温性增强,越夏海拔下限有所降低。本研究通过在高温(21±0.2)℃条件下接种,评价了119个来自四川省的条锈菌菌株耐高温性,并构建了耐高温菌株SC-PX1-4-3萌发夏孢子的cDNA文库。结果发现来自四川的条锈菌群体中耐高温菌株占35.3%,主要分布在成都市、凉山市、简阳市和广元市。夏孢子萌发率统计分析表明,耐高温菌株在高温条件下比温度敏感菌株具有更高的萌发率。采用SMART技术构建了耐高温菌株萌发夏孢子cDNA文库,库容为2.1×106cfu,插入片段平均多大于1.0kb。本研究结果初步明确了四川省小麦条锈菌群体中耐高温菌株组成和分布区域,不同菌株在夏孢子萌发阶段对高温的耐受性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条锈菌耐高温机制奠定基础。

分类号: S435.121.42

  • 相关文献

[1]利用BSMVAgro/LIC进行小麦条锈菌耐高温相关基因功能分析的互作体系构建. 王金鑫,李雪,高海峰,王凤涛,冯晶,蔺瑞明,徐世昌. 2018

[2]11个平菇菌株耐高温性对比分析. 刘国宇. 2012

[3]报废火药水解产物不同成分对花后高温胁迫下小麦的影响. 李燕,孙贵之,张余清,牛加新,谭德水,房锋,林海涛. 2019

[4]陆地棉144份种质材料的耐高温性与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 龚照龙,梁亚军,郑巨云,王俊铎,郭江平,谭新. 2019

[5]高温胁迫对特种番茄不同基因型品种种子产量的影响. 钱芝龙. 2017

[6]大豆品种耐高温特性的评价方法及耐高温种质筛选与鉴定. 汪明华,李佳佳,陆少奇,邵文韬,程安东,张文明,王晓波,邱丽娟. 2019

[7]小麦条锈菌条中32号生理小种SCAR检测标记的建立. 张勃,郝保军,王保通,李强,李高宝,郭海鹏,王芳,康振生. 2009

[8]小麦条锈菌一个中度重复DNA序列家族的鉴定. 张耕耘,单卫星,李振岐,吴立人. 1997

[9]小麦条锈病菌毒性的演化. . 2003

[10]对我国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思考. 吴立人. 1998

[11]小麦条锈菌滇黔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刘秀峰,袁文娅,梁丹,时晓伟,马占鸿. 2016

[12]基于RNA-seq数据的小麦条锈菌SSR标记开发. 刘秀峰,许静杨,袁文娅,梁丹,时晓伟. 2018

[13]95%丙环唑对小麦条锈菌的室内抑菌作用研究. 薛明珍,闫佳会,姚强,郭青云. 2013

[14]四川小麦条锈菌对小麦品种(系)毒力频率测定. 杨家秀,刘正德,黄光明,李云鹤. 1993

[15]西藏林芝与内地小麦条锈菌分子群体遗传结构及菌源关系. 王雅婷,鲁传强,王建锋,詹刚明,王保通,康振生,杨敏娜,彭岳林. 2015

[16]PSR(Puccinia Striiformis Repeat)序列的基因组特异性和指纹遗传稳定性研究. 陈受宜,康振生,王阳,李振岐,吴立人. 2000

[17]小麦条锈菌新小种流行预测研究. 杨华安,陶碧华,孟庆玉,谢水仙,宋位中,袁文焕,杨家秀,李艳芳. 1991

[18]我国小麦条锈菌模式菌系的DNA指纹分析. 陈受宜,惠东威,吴立人,李振岐. 1996

[19]陕甘川重要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分析. 吴立人,万安民,宋位中,袁文焕,杨家秀. 1994

[20]中国小麦条锈菌主要流行菌系的AFLP指纹分析. 刘峰,康振生,陈受宜,李振岐,吴立人.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