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及施磷量对黑土磷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毅民

作者: 孙毅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还田;磷;吸附与解吸

期刊名称: 农业灾害研究

ISSN: 2095-3305

年卷期: 2021 年 010 期

页码: 26-27

摘要: 为了探讨松嫩平原玉米连作条件下施用秸秆还田和磷还田对黑土吸附和解吸特性的影响,采用两因素试验方案,研究了松嫩平原黑土区最适宜的施磷方式,主要因素是玉米秸秆还田方式,不将秸秆还田(S0),将秸秆还田掩埋(S1),并通过燃烧将秸秆还田(S2);副因素为施磷水平。

分类号: S153.6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肥条件下灰漠土磷的吸附与解吸特征. 王斌,刘骅,李耀辉,马兴旺,王西和,马义兵. 2013

[2]柠檬酸与土壤磷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房福力,李玉中,李巧珍,徐春英,董一威,郭智成. 2012

[3]长期秸秆还田对潮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刘学彤,郑春莲,曹彩云,党红凯,马俊永,李科江. 2021

[4]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磷及水土的影响研究. 韩瑞芸,陈哲,杨世琦. 2016

[5]不同小麦品种及秸秆处置方式对农田磷素平衡的影响. 盛婧,孙国峰,吴纪中,刘红江,王鑫. 2016

[6]稻秸还田对稻麦两熟农田麦季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 郭智,周炜,陈留根,郑建初. 2011

[7]秸秆还田对稻田磷素径流损失的影响.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吕国安,丁树文,孟超峰. 2013

[8]放牧对高寒草甸优势植物和土壤氮磷含量的影响. 贾婷婷,袁晓霞,赵洪,杨玉婷,罗开嘉,郭正刚. 2013

[9]马铃薯“3414”施肥的效果. 张熙,石金芝,石乔龙. 2009

[10]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对白三叶草植株生物量磷吸收和土壤磷酸单酯酶活性的影响. 钟敏,黄益宗,伍文,隋立华,贾炎. 2012

[11]土壤磷素解吸模型及其特征值的作物效应. 陈子聪,李娟,章明清,颜明娟,林琼,吴启堂. 2007

[12]土壤养分供应水平及不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志雄,冯勇,胡达古拉,苏二虎,赵瑞霞,张来厚,孙峰成. 2009

[13]臭氧氧化-苦草深度处理猪场废水对无机营养盐的去除效果初探. 王俊力,陈桂发,刘福兴,宋祥甫,邹国燕. 2016

[14]氮磷钾对杂草生长影响的研究. 张学友,金丽华,陈柏森,韩娟,冒宇翔. 2003

[15]内蒙古自治区黄灌区啤酒大麦蒙啤麦一号氮、磷、钾肥料及密度效应研究. 刘志萍,张凤英,史有国,杨文跃,包海柱. 2009

[16]日粮磷进食水平对西杂后备母牛日粮磷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申跃宇,曹琼,霍菁菁,乌达巴拉·其其格,王消消,姜军,黄洁,莫放. 2011

[17]豆科和非固氮植物氮磷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 彭昀月,彭慧元,韩文轩. 2017

[18]氮磷钾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何天久,李其义,吴巧玉,吕树明,雷尊国,夏锦慧. 2014

[19]早熟黄瓜优化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彭志良,赵泽英,王海,李裕荣,李莉婕,胡明文. 2007

[20]氮磷钾配施对杂交玉米新品种黔单21产量的影响. 陈林,朱青,陈正刚,李剑.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