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温处理对豇豆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史君彦
作者: 史君彦;王清;高丽朴;王云香;郑秋丽;左进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豇豆;变温贮藏;货架期;叶绿素;多酚氧化酶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17 年 22 期
页码: 132-1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豇豆为试材,采用变温贮藏(T1:4℃贮藏1d+室温贮藏;T2:4℃贮藏2d+室温贮藏;T3:4℃贮藏3d+室温贮藏,D1:4℃贮藏1d+10℃贮藏1d+室温贮藏,D2:4℃贮藏2d+10℃贮藏1d+室温贮藏,D3:4℃贮藏3d+10℃贮藏1d+室温贮藏;对照:室温贮藏)的方法,研究其对豇豆采后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变温贮藏可有效延长豇豆贮藏的货架期,其中T3和D3处理可有效维持较好的感官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同时,可维持较稳定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抑制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过氧化损伤。因此,变温贮藏处理可有效地保持采后豇豆较好的生理特性。
分类号: S643.4
- 相关文献
[1]贮藏时间对超高压处理鲜榨番茄汁品质的影响. 马越,王欢欢,王宇滨,白冰,赵晓燕,张超. 2019
[2]超高压对茶鲜叶的细胞结构、多酚氧化酶活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谭俊峰,林智,郭丽,吕海鹏,彭群华,邵青. 2007
[3]外源NO处理对豇豆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范林林,高丽朴,王清,左进华,史君彦. 2015
[4]LED光照处理对豇豆采后贮藏品质和生理特征的影响. 史君彦,郑秋丽,王清,高丽朴,左进华. 2018
[5]二氧化氯对豇豆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范林林,王清,高丽朴,史君彦,左进华. 2015
[6]预冷方式对豇豆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英文). 范林林,高丽朴,王清,左进华,史君彦,吴洁. 2016
[7]预冷方式对豇豆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范林林,高丽朴,王清,左进华,史君彦,吴洁. 2015
[8]圆蘑菇多酚氧化酶的特性研究. 万婷婷,李超,商学兵. 2013
[9]“葫芦克星”对恶性杂草水葫芦的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 郑雪芳,刘建,张秋芳,陈璐,马丽娜,杜文琴. 2007
[10]做青强度对做青叶蛋白质组成、多酚氧化酶和酯酶同工酶谱的影响. 黄福平,梁月荣,陈荣冰,陈伟,柯玉琴,陆建良. 2004
[11]水杨酸对黄瓜几种酶活性及抗病性的诱导作用. 李淑菊,马德华,庞金安,霍振荣. 2000
[12]响应面法优化青麦仁的真空充氮烫漂护色工艺. 何梦影,张康逸,杨帆,郑亚丽. 2017
[13]满江红属5种红萍耐荫性研究. 徐国忠,郑向丽,林觅真,黄银妹. 2005
[14]马铃薯加工过程中褐变机理及其抑制效果研究. 宋吉轩,陈超,雷尊国,李云. 2010
[15]满江红孢子果空间诱变效应的研究 Ⅱ空间条件对不同品系满江红耐荫性的影响. 鲁雪华,卞祖良,郭文杰,陈敏. 2002
[16]不同药剂防治桃树流胶病桃叶氧化酶活性与防效之相关分析. 郑雪芳,林抗美,黄素芳,肖荣凤,刘波. 2006
[17]青枯雷尔氏菌胁迫对烟草植株抗氧化酶系活性的影响. 车建美,刘波,张彦,蓝江林,苏明星,林抗美. 2011
[18]茶幼果多酚氧化酶的提取与贮存研究. . 1997
[19]平菇多酚氧化酶的特性研究. 周佳君,李超,陈尚龙,王乃馨,商学兵. 2012
[20]鸡腿菇多酚氧化酶的特性研究. 李慧慧,薛志辉,李超,胡新扬,商学兵.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低温贮藏对秋葵采后生理及糖代谢调控的影响
作者:乔宇;胡丽萍;郑鄢燕;马丽丽;左进华;王正荣
关键词:秋葵;低温;贮藏品质;糖代谢
-
四氢嘧啶对甜樱桃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帅奇;徐冉冉;王宝刚;周家华;王云香;梁丽雅
关键词:甜樱桃;四氢嘧啶;腐烂;抗氧化活性;贮藏品质
-
LED蓝光处理对鲜切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作者:尉磊;王云香;王宝刚;周家华;徐冉冉;常虹;朱璇
关键词:鲜切草莓;保鲜;LED蓝光;营养品质
-
小型西瓜果实致腐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ε-聚赖氨酸抑菌研究
作者:李婷;王云香;王宝刚;周家华;徐冉冉;王正荣
关键词:薄皮小西瓜;腐败菌;ε-聚赖氨酸;抑菌
-
不同品种西瓜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作者:李婷;宋曙辉;张超;郭守伟;王云香;王正荣
关键词:西瓜;品质变化;贮藏;不同品种
-
不同栽培模式对韭菜采后贮藏品质及风味影响
作者:周新原;陶杰杰;刘明池;左进华;武占会;郑鄢燕;康欣娜;梁浩;牟建楼;陈婕;季延海
关键词:不同栽培方式;韭菜;贮藏品质;挥发性风味物质
-
多抗霉素对烟草靶斑病的防效及应用后其叶际微生物的变化规律
作者:郭沫言;汪汉成;张艺;蔡刘体;王清;李文红;史彩华
关键词:烟草靶斑病;多抗霉素;田间防效;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