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油中脂肪酸和内源抗氧化物质含量及其氧化稳定性相关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飞

作者: 徐飞;石爱民;刘红芝;刘丽;王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核桃油;氧化稳定性;脂肪酸;VE异构体;植物甾醇;相关性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粮油学报

ISSN: 1003-0174

年卷期: 2016 年 31 卷 03 期

页码: 53-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8个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有机溶剂萃取法提油,测定核桃油内源性组分(脂肪酸和内源抗氧化物质)和氧化稳定性(OSI)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核桃油以不饱和脂肪酸(USFA)为主,其中以亚油酸含量最高,油酸/亚油酸比值(O/L)在0.3~0.5内;3种VE异构体按含量高低排序γ-VE>δ-VE>α-VE;甾醇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为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相关关系中,油酸和O/L与氧化稳定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r1=0.742 1,r2=0.859 5),亚油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与氧化稳定性都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r1=-0.845 7,r2=-0.901 1);核桃油氧化稳定性主要受脂肪酸影响(尤其是O/L),其内源性抗氧化物质与油氧化稳定性并未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对比结果显示,新疆品种新巨丰榨取的核桃油氧化稳定性最高,相应O/L最低,适于长货架期的核桃油加工。该结果将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评价以及适宜制油核桃品种筛选提供一定的指导。

分类号: TS225.19

  • 相关文献

[1]前处理方法对冷榨提取核桃油的影响. 孙俪娜,李忠新,李媛,王瑾,闫圣坤. 2017

[2]核桃油营养特性及其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徐梦婷,郝艳宾,齐建勋,张赟齐,丁保淼,陈永浩. 2024

[3]核桃油加工及抗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徐影影,苗永军,赵文革,杜建,郑畅,刘昌盛,陈洪建,邓乾春. 2025

[4]亚麻籽油中植物甾醇含量的测定. 魏晓珊,邓乾春,张逸,黄庆德,任丹丹. 2015

[5]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茶枝柑籽油脂肪酸和不皂化物组成. 杨春英,刘学铭,池建伟,陈智毅. 2017

[6]植物甾醇脂肪酸酯酶法合成及热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王明霞,黄沁洁,李江涛,黄凤洪. 2007

[7]美藤果油的营养组成分析与评价. 薛莉,杨瑞楠,汪雪芳,张良晓,张文,李培武. 2018

[8]十二指肠增量灌注游离亚麻酸对乳脂氧化稳定性影响. 刘庆生,王加启,哈斯额尔敦,杨光,赵国琦. 2010

[9]不同制油工艺对酸木瓜籽油成分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张方洁,高文婕,查云盛,栾新博,刘圆圆,卫永平,和俊才,高鹏慧,黎平,颜健. 2023

[10]十二指肠增量灌注游离亚麻酸对乳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刘庆生,王加启,哈斯额尔敦,杨光,赵国琦. 2010

[11]6种鲤科鱼肌肉脂肪的脂肪酸组成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林婉玲,韩迎雪,李来好,杨贤庆,吴燕燕,黄卉,郝淑贤. 2019

[12]亚临界提取甜瓜籽油风味与脂肪酸关系分析. 吴忠红,裴龙英,张健,姜璐熙,孔建军,杜鹃,吴斌. 2021

[13]胡麻RIL群体中粗脂肪和脂肪酸组分的分离及其相关性分析. 赵利,王利民,赵玮,党照,张建平,党占海. 2016

[14]6种金枪鱼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差异性研究. 曲梦,姚琳,陆键萍,信红梅,江艳华,李风铃,郭莹莹,石学香,王联珠. 2020

[15]ANXA2基因表达量与猪肌肉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的关联分析. 张琪,于永生,张树敏,刘庆雨,张庆,李娜. 2024

[16]3种坚果油的挥发性成分提取及关键风味成分分析. 贾潇,周琦,杨旖旎. 2020

[17]核桃油研究进展. 王来平,鲁宁琳,杨兴华,孙岩,孙洪雁. 2009

[18]不同工艺制备核桃油品质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蔡达,刘红芝,刘丽,胡晖,王强. 2014

[19]核桃油制取工艺研究概况. 王克建,郝艳宾,齐建勋,吴春林,王维霞. 2004

[20]核桃油和核桃蛋白饮料系列产品工艺的研究. 郝艳宾,王淑兰,王克建,梁绍隆,庄艳玲.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