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药剂对温室大棚辣椒主要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旦宗

作者: 旦宗;张欢欢;相栋;德庆卓嘎;尼玛玉珍;旺珍;陈翰秋;庞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二斑叶螨;蚜虫;蓟马;化学防治

期刊名称: 西藏科技

ISSN: 1004-3403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21-24

摘要: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温室大棚辣椒上发现的三种重要害虫二斑叶螨、蚜虫和蓟马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共使用5种药剂进行药剂实验。结果表明,施药后7天和14天,43%联苯肼酯SC、1.8%阿维菌素EC、40%呋虫·20%哒螨灵WG对二斑叶螨的防效分别为91.40%~93.49%和75.59%~85.82%,显著高于25%噻虫嗪WG、10%吡虫啉WP;25%噻虫嗪WG、10%吡虫啉WP对蚜虫的防效分别为91.57%~94.43%和80.72%~83.62%,显著高于43%联苯肼酯SC、1.8%阿维菌素EC、40%呋虫·20%哒螨灵WG;25%噻虫嗪WG、1.8%阿维菌素EC、10%吡虫啉WP对蓟马的防效分别为88.48%~93.26%和78.72%~84.01%,显著高于43%联苯肼酯SC、40%呋虫·20%哒螨灵WG。建议在实践中,轮换使用43%联苯肼酯SC和40%呋虫·20%哒螨灵WG防治二斑叶螨,轮换使用25%噻虫嗪WG和10%吡虫啉WP防治蚜虫和蓟马。

分类号: S436.418

  • 相关文献

[1]番茄潜叶蛾及其他4种番茄常发害虫的高效兼治药剂筛选. 郭文秀,夏小菊,李丽莉,徐文鑫,宋莹莹,崔洪莹,吕素洪,于毅,门兴元. 2023

[2]植物源农药对苜蓿蚜虫与蓟马的防治效果. 赵海明,游永亮,李源,武瑞鑫,何丽,张焕强,宋凯. 2019

[3]蜡蚧轮枝菌应用研究新进展. 扈新萍,万方浩. 2006

[4]不同药剂对辣椒蚜虫和蓟马的防治效果. 程英,杨学辉,王莉爽,李文红,金剑雪,周宇航,李凤良. 2018

[5]蓟马类害虫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韩云,唐良德,吴建辉. 2015

[6]几种农药组合对甘蔗害虫的田间防效评价. 杨世常,彭武刚,夏银果,高晋强,孟霞,邵管福,蔺乔仙,陈绍品,谢恩赞,覃振强,杨景丽,訾林峰,张永港. 2022

[7]国外蜡蚧轮枝菌应用研究进展. 扈新萍,万方浩. 2006

[8]释放智利小植绥螨防治设施栽培草莓上二斑叶螨. 姜晓环,庞博,王恩东,张乐,王伯明,徐学农. 2015

[9]3种防治方法对草莓二斑叶螨防治效果的对比. 贺镜宇,季洁,尤斌,宁眺,康家香,鲁慧,袁崇峰,李晶. 2023

[10]菊花蚜虫主要种类及综合防治. 许兰杰,余永亮,谭政委,杨红旗,董薇,李磊,刘新梅,梁慧珍. 2019

[11]不同药剂对黄瓜蚜虫的田间防效研究. 关春林. 2019

[12]大豆蚜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刘佳,徐冉,张礼凤,王彩洁,李伟,张彦威,戴海英. 2018

[13]贵州省茶园蓟马类害虫的研究概况. 吕召云,周玉锋,孟泽洪. 2013

[14]紫花苜蓿蓟马的空间格局分析(英文). 赵丽丽,王普昶,刘玉良,陈彦希. 2011

[15]贵州地道中药材半夏蓟马田间消长动态及防治技术. 李德友,曾令祥. 2009

[16]江苏省句容市草莓大棚冬前小型昆虫发生规律. 肖婷,狄华涛,杨敬辉,庄义庆. 2015

[17]多杀霉素与苦参碱复配对草莓蓟马的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 吉沐祥,吴祥,肖婷,姚克兵,杨敬辉,李保同. 2013

[18]不同药剂对芦笋蓟马的毒力和田间应用效果评价. 庄占兴,高德良,徐德坤,胡尊纪,宋化稳,庄治国. 2019

[19]棕榈蓟马(Thrips palmi)对不同颜色粘卡的嗜好及其蓝色粘卡诱虫…. 陈华平,贝亚维. 1997

[20]云南省烟田蓟马种类和分布调查. 杨真,谢永辉,张宏瑞,吕要斌,李正跃.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