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不同退化阶段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措施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阳
作者: 林阳;王世忠;步兆东;刘利恒;荆烁;董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退化阶段;植被恢复;技术措施
期刊名称: 辽宁林业科技
ISSN: 1001-1714
年卷期: 2022 年 004 期
页码: 46-49
摘要: 为了针对朝阳地区乃至整个辽西地区不同植被退化阶段提出相应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措施,该文在采用聚类分析法,依据不同植被群落的生长状况划分出4个植被退化阶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退化阶段植被群落特征,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即:未退化阶段植被群落主要是封育起来,只需要维持现有的状态保持正向演替的趋势即可;轻微退化阶段植被群落恢复目标是丰富乔木树种种类,提高乔木层的密度与郁闭度;轻度退化阶段植被群落恢复主要以丰富灌木种类,引入乔木树种为主;中度退化阶段植被群落恢复策略是提高现存灌木自身的更新、萌发能力及人工补植灌木,增加区域灌木盖度约40%;重度退化阶段植被群落恢复重点是引入灌木树种,促进现有草本群落形成盖度40%左右的灌木层。
分类号: S718.59
- 相关文献
[1]桃树落果原因及提高坐果率措施. 郭景芬. 2003
[2]不同放牧退化阶段大针茅草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及其来源研究. 任瑾涛,张璞进,吴英,朱蔚娜,金正亮,张艳丽,宝文智,清华. 2021
[3]退耕地生态恢复的研究进展. 王博,赵沛义,任永峰,高宇,路战远,程玉臣,徐文俊. 2015
[4]喀斯特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AMF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何跃军,吴春玉,何丙辉,丁贵杰,孙学广,高秀兵. 2016
[5]封山育林对石漠化植被恢复效果的研究——以赫章县威奢乡为例. 朱艳玲,贺红早,刘藜,韩宝银,韦堂灵,张玉武. 2012
[6]柠条对盐碱地植被组成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张丽珍,牛伟,牛宇,牛西午. 2009
[7]温州生态园本底植被调研初报. 陈秋夏,钱锋,郑坚,周庄,金川. 2006
[8]阴山北麓退耕地不同植被群落生态效应的长期定位试验初报. 赵沛义,妥德宝,段玉,李焕春,徐晓曼. 2006
[9]外生菌根真菌彩色豆马勃(Pisolithu stinctorius)辅助植物修复重金属Cu污染土壤的应用潜力. 温祝桂,王杰,汤阳泽,史良,洪立洲,沈振国,陈亚华. 2017
[10]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的影响分析——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 赛希雅拉,朝克赛,常虹,牧仁. 2015
[11]喀斯特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与植被、土壤的关系. 何寻阳,杜虎,王克林. 2017
[12]干旱荒漠区土壤种子库研究进展. 杨磊,王彦荣,余进德. 2010
[13]酒泉市“退牧还草”工程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韩天文,张波,张卫国. 2009
[14]黄河源区退化高寒草甸48种常见植物种子萌发特性及其生态意义. 任国华,邓斌,王彦龙,后源. 2015
[15]红壤丘陵山区人为活动为植被恢复影响研究. 刘更另. 1999
[16]内蒙古荒漠草原农牧交错带植被恢复措施对弃耕地草本群落的影响. 木兰,张璞进,刘亚红,刘欣超,任永峰,王博,高宇,张君,逯栓柱. 2016
[17]对退耕还林还草有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张自和. 2003
[18]青藏铁路建设沿线的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 张自和. 2003
[19]干线通道两侧山体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结构及土壤特征分析. 孔强,高育剑,郑坚. 2011
[20]鼢鼠鼠丘不同坡位和坡向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万秀莲,江小雷,张卫国.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容器类型和基质对紫穗槐生长的影响
作者:荆烁;林阳;王世忠;步兆东
关键词:紫穗槐;容器;基质;生长特性
-
室内湿沙不同处理胡枝子、荆条种子萌发特性
作者:林阳;荆烁;于欣;朱虹
关键词:森林培育;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种子;萌发特性
-
育苗基质对胡枝子、荆条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作者:林阳;荆烁;于欣;朱虹
关键词:育苗基质;胡枝子;荆条;根系
-
辽宁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演替阶段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
作者:荆烁;林阳;刘利恒;王世忠;步兆东;胡志宝
关键词:辽宁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演替;物种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
-
福建省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生物学特性及基因序列分析
作者:董慧;陈小丽;朱小丽;王劲;林锋强
关键词: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基因序列;福建
-
水稻糯性突变体r162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作者:何羽喆;徐善斌;陈彦宇;杨雪;段二超;滕烜;王益华;董慧;万建民
关键词:水稻;稻米品质;直链淀粉含量;Waxy(Wx)基因;颗粒结合淀粉合酶Ⅰ
-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弱毒S株在雏番鸭体内的增殖规律
作者:胥焯然;程晓霞;郑敏;朱小丽;董慧;肖世峰;刘鸿威;曾显成;陈少莺;陈仕龙
关键词: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弱毒株;RT-qPCR;排毒规律;病毒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