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宗懋
作者: 陈宗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国茶叶;质量安全状况;茶饮料;八氯二丙醚;有机食品;农药残留;三氯杀螨醇;食品科学;证书有效期;质量安全检测
期刊名称: 中国茶叶生产与消费论坛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08 年
页码: 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茶叶作为一项产业在中国发展得非常稳健。1997年中国茶产业的产值为70亿元,茶叶产量61.3万t,到2007年已上升到600亿元以上,产量114万t。其所以增幅如此大的原因,一是茶产业链的延伸,从1997年起中国茶饮料和茶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中国茶叶加工及深加工现状. 江用文. 2008
[2]杨桃中化学污染物分析及农药残留暴露评估. 关妮,邓爱妮,罗金辉. 2015
[3]基于低共熔溶剂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法测定茶饮料中68种农药残留. 王华威,陈文辉,陈升凡,李倩倩,杜丽平,叶丰,李建勋,李熠. 2024
[4]超净绿色苹果生产技术探讨. 陈汉杰. 2013
[5]棉花生产中农药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许红霞,杨伟华,王延琴,周大云,冯新爱,匡猛. 2008
[6]茶叶中八氯二丙醚(S-421)的检测及污染来源研究. 汤富彬,陈宗懋,刘光明,罗逢健,楼正云. 2007
[7]食品安全可借鉴美国农药成功的管理经验. 郭美霞,王秋霞,李园,欧阳灿彬,颜冬冬,毛连纲,沈锦. 2014
[8]蛋白组学及其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李学鹏,励建荣,于平,朱军莉,王彦波,傅玲琳. 2010
[9]基于InCites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学科竞争力分析. 郑床木,王琳,刘涛. 2017
[10]基于2000—2016年国家科技奖励获奖项目的食品科学研究进展. 郑床木,陈天金,吴蕾,王萌. 2017
[11]我国食品科学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 杨新泉,江正强,杜生明,杨震峰,朱丽,杨超. 2010
[12]国内外食品科学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司智陟,王凤忠,张辛欣. 2023
[13]我国茶业的持续发展与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思考. 姜含春,姜苏含,赵红鹰,桂燕玲. 2004
[14]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茶叶对世界的贡献. 杨江帆,郑乃辉. 2003
[15]我国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对策. 向香云,罗海辉. 2006
[16]建立中国茶叶拍卖市场浅议. 黄启为,黎星辉,谷记平. 2004
[17]中国茶叶中的氟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 马立锋,阮建云,石元值,韩文炎. 2003
[18]中国各茶类中主要芳香物质组成及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赵和涛,汪春元. 1990
[19]中国茶叶科研体系及其研究进展. 杨亚军. 2008
[20]坚持改革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中国茶叶》介绍. 梁国彪,姚笃恭,邱官浩.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茶棍蓟马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防治
作者:张凤阁;蔡晓明;罗宗秀;边磊;李兆群;付楠霞;周利;陈宗懋;修春丽
关键词:茶棍蓟马;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综合治理
-
小贯小绿叶蝉水状唾液蛋白的鉴定及其参与茶树"叶蝉烧"症状形成的初步研究
作者:闫佳伟;陈宗懋;李兆群;罗宗秀;边磊;蔡晓明;金珊
关键词:小贯小绿叶蝉;水状唾液;蛋白质;茶树;叶蝉烧
-
一株球孢白僵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茶丽纹象甲幼虫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作者:付楠霞;罗宗秀;李兆群;边磊;修春丽;陈宗懋;蔡晓明
关键词:茶丽纹象甲;球孢白僵菌;分离鉴定;致病力测定;生物防治
-
7种生物源杀虫剂对茶棍蓟马成虫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治效果
作者:黄禹禹;张凤阁;黄安;王新茹;蔡晓明;修春丽;陈宗懋
关键词:茶棍蓟马;生物源杀虫剂;室内毒力;田间防治效果
-
东亚小花蝽对茶棍蓟马成虫的捕食功能
作者:张凤阁;蔡晓明;修春丽;王国昌;陈宗懋
关键词:东亚小花蝽;茶棍蓟马;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干扰反应
-
茶蚕大陆种群性信息素鉴定与虫口监测应用
作者:崔少伟;赵冬香;张家侠;商建农;蔡晓明;李兆群;边磊;修春丽;付楠霞;陈宗懋;罗宗秀
关键词:茶蚕;性信息素;鉴定;虫口监测
-
鳞翅目昆虫类型Ⅱ性信息素环氧二烯同分异构体的分离制备
作者:罗宗秀;张新忠;崔少伟;李兆群;蔡晓明;边磊;修春丽;付楠霞;陈宗懋
关键词:类型Ⅱ性信息素;环氧二烯同分异构体;分离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