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2-多聚磷酸酯对中国对虾幼体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秦志华

作者: 秦志华;李健;王芳;刘淇;王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Vc-2-多聚磷酸酯;中国对虾;幼体

期刊名称: 水产科学

ISSN: 1003-1111

年卷期: 2007 年 26 卷 01 期

页码: 17-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用添加了不同含量Vc-2-多聚磷酸酯(600 mg/kg,3000 mg/kg、6000 mg/kg,对照)的饲料分别投喂中国对虾幼体(Z1-P5),测定其对幼体生长、变态、非特异性免疫以及体内Vc积累量的影响。结果显示:6000 mg/kg处理组显著促进了幼体的生长和变态(P<0.05);超氧化物岐化酶和抗菌活力较对照组和600 mg/kg处理组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第20 d用副溶血弧菌攻毒,3000、6000mg/kg处理组均显著提高了幼体存活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幼体体内的Vc含量发现,其体内Vc含量随着饲料中Vc-2-多聚磷酸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以生长、变态、超氧化物岐化酶、抗菌活力为评价指标,建议中国对虾幼体饲料中Vc-2-多聚磷酸酯的添加量为6000 mg/kg。

分类号: S968.22

  • 相关文献

[1]Vc-2-多聚磷酸酯对中国对虾稚虾生长、免疫及体内Vc含量的影响. 秦志华,李健,王群,刘淇. 2007

[2]悬浮物对中国明对虾幼体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张艳,郑琳,谢寒冰,陈碧鹃,夏斌,周明莹. 2017

[3]白斑缩合症病毒(WSSV)对中国对虾卵及各期幼体人工感染的试验研究. 刘萍,阎振广. 2001

[4]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对中国对虾幼体及仔虾的人工感染研究. 宋晓玲,王崇明,黄倢,于佳. 1998

[5]中国对虾幼体中肠的超微结构. 张志峰,马爱军,于利,廖承义. 1999

[6]合浦珠母贝幼体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其相关性分析. 郭华阳,张殿昌,李恒德,陈明强,吴开畅,李有宁,江世贵. 2011

[7]亚硝态氮和氨态氮急性胁迫下曼氏无针乌贼幼体血液的生化指标. 尹飞,孙鹏,彭士明,范帆,施兆鸿. 2011

[8]A3α肽聚糖对凡纳滨对虾幼体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的影响. 陈国福,张春云,王光玉,徐仲,宋晓玲,黄倢. 2008

[9]壳白长牡蛎家系幼体生长存活比较及生长性状遗传参数评估. 赵宗武,李琪,张景晓,徐成勋. 2019

[10]中华绒螯蟹幼体及成蟹的消化酶活性研究. 施炜纲,谢骏,周恩华. 2000

[11]桔小实蝇幼体及成虫残体DNA条形码识别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张桂芬,武强,张爱兵,王进军,万方浩. 2012

[12]光照条件对养殖虾蟹类幼体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胜负,乔振国. 2009

[13]玻璃化液对锯缘青蟹不同时期幼体成活率的影响. 黄晓荣,章龙珍,庄平,张涛,冯广朋,赵峰. 2005

[14]4种饵料对玉足海参幼体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严俊贤,赵旺,于刚,温为庚,张钰伟,黄星美,邓正华,董义超. 2023

[15]墨吉对虾幼体和仔虾耗氧量的初步研究. 郑建民,彭文国. 1996

[16]海洋蛭弧菌类生物DA5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期幼体和水质的影响. 温崇庆,梁华芳,丁贤,薛明,周世宁. 2010

[17]革胡子鲶幼鱼对本地胡子鲶幼鱼残杀行为研究. 王明磊,罗建仁,胡隐昌,牟希东,宋红梅,夏敏,杨惠云. 2011

[18]对虾幼体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杨育凯,黄小林,林黑着,陈利雄,李涛,黄忠,虞为. 2015

[19]影响锯缘青蟹幼体成活的几个因素. 施兆鸿,夏连军,王建钢. 2004

[20]复方三氯异氰尿酸对短沟对虾各期幼体的毒性. 温为庚,杨其彬,黄建华,周发林,陈旭.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