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和种植方式对轮作模式下设施鲜食玉米相关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娟

作者: 张娟;郭仁琼;陈晓红;李金;郑平;宋俏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鲜食玉米;播期;种植方式;设施栽培

期刊名称: 作物研究

ISSN: 1001-5280

年卷期: 2023 年 37 卷 005 期

页码: 475-481

摘要: 为探明设施蔬菜—鲜食玉米轮作模式下鲜食玉米的适宜播期、种植方式和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 6个鲜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 2 个播期(05-30、06-20),2 种种植方式(等行距种植和宽窄行种植),研究分析播期和种植方式对不同鲜食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是影响鲜食玉米相关性状的首要因素,播期显著影响鲜食玉米生育期、穗行数、行粒数、去苞叶单穗质量、去苞叶产量和产值,而种植方式则对各项测定指标无显著影响.在西昌市设施蔬菜—鲜食玉米轮作模式下,选择鲜甜糯 88 和华鲜玉 890,在 6 月20 日左右播种,可获得较好的外观商品性、食味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

分类号: S513.04

  • 相关文献

[1]播种期和种植方式对不同品种设施大蒜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泽洲,颜冬,杨爱平,孔素萍. 2018

[2]设施栽培鲜食玉米“彩甜糯100”生长和产量对秋季播期的响应. 张林,武文明,周登峰,彭晨,王世济. 2024

[3]不同播期和种植方式对糯玉米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青超,王立达,赵秀梅,韩业辉,刘洋,兰红宇,杨莹. 2020

[4]不同播期与种植方式对旱地西瓜产量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王秉龙,杨彩玲,米治明,买自珍,魏国生. 2016

[5]不同播期对玉米粗缩病发生及鲜穗产量的影响. 陆虎华,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薛林,胡加如,陈国清,石明亮,黄小兰,郝德荣,冒宇翔,程玉静. 2013

[6]播期对北疆鲜食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尹鹏,丁新华,付开赟,吐尔逊·阿合买提,何江,塔力木·再那力别克,玛日耶姆·麦麦提,台外库力·吾斯曼,郭文超,刘文. 2017

[7]安徽沿江地区露地鲜食玉米适宜播期确定. 张林,周登峰,武文明,彭晨,季学勤,杨太明,王世济. 2023

[8]不同播期对鲜食玉米干鲜重的影响. 王俊,阮龙,王世济,陈洪俭. 2011

[9]不同播期与覆膜处理对高山反季节鲜食玉米产量及生长状况影响研究. 廖长见,林建新,纪荣昌,卢和顶,陈山虎. 2009

[10]不同播期对皖南烟区春季鲜食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齐耀程,竟丽丽,胡军华,高正良. 2016

[11]春玉米不同品种及种植方式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刘建,周根友,徐少安. 2002

[12]春玉米不同种植方式抗旱增产效益分析. 郑伟,霍剑锋,孟繁盛,慈艳华,张丽妍,边丽梅,董喆. 2014

[13]玉米套黄豆经济施用尿素试验报告. 罗世洪. 1981

[14]不同栽培方式对黔油28号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杨斌,饶勇,肖华贵,李超. 2012

[15]不同种植方式对红壤旱地土壤水分及抗旱能力的影响. 钟义军,武琳,黄欠如,廖绵清,叶川,成艳红,孙永明,章新亮,熊春贵. 2014

[16]全膜覆土穴播及配方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宋雄儒,李旭东. 2014

[17]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冀张薯8号产量的影响. 李标,雷尊国,李飞. 2014

[18]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马铃薯新品种黔芋1号的影响. 李标,彭慧元,李飞. 2012

[19]密度与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王春云,耿安红,郭树庆. 2013

[20]金农油1号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张瑞茂,曾章丽.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