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丸粒化包衣处理后氟啶虫胺腈的消解动态及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控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熊腾飞

作者: 熊腾飞;林庆胜;冯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种子丸粒化;氟啶虫胺腈;防治效果;消解动态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9 年 004 期

页码: 826-8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丸粒化包衣处理后氟啶虫胺腈在菜薹体内的消解动态和对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的防控效果,为十字花科蔬菜种子丸粒化包衣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氟啶虫胺腈在菜薹各营养器官和根系周边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结果]氟啶虫胺腈在土壤中的浓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发展趋势,播种后第1天氟啶虫胺腈在土壤中的浓度为17.03mg/kg,第10天升高至33.87 mg/kg,随后缓慢下降,在第31天时下降到0.17 mg/kg.氟啶虫胺腈在菜薹根和叶中的浓度也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发展趋势,播种后第4天根、叶中的浓度分别为82.14 mg/kg和279.67 mg/kg,随后逐渐升高,在第7天达到56.85 mg/kg和325.27 mg/kg,此后缓慢下降,第31天时氟啶虫胺腈在根和叶中的浓度均低于检测限.氟啶虫胺腈在菜薹茎中的浓度呈现下降趋势,播种后第4天茎中氟啶虫胺腈的浓度为81.47 mg/kg,然后一直下降,直至第31天时低于检测限.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菜薹种子应用氟啶虫胺腈丸粒化包衣技术处理后黄曲条跳甲的田间种群数量和受害株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证明了氟啶虫胺腈丸粒化包衣在菜薹生产中安全可行,并且对黄曲条跳甲防控效果显著,为黄曲条跳甲的防治和十字花科作物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分类号: S433.5

  • 相关文献

[1]草莓中氟啶虫胺腈及其代谢物降解规律及风险评估. 王贵民,王欣然,刘庆菊,韩平,谭辉华. 2023

[2]氟啶虫胺腈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检测方法与残留动态研究. 秦旭,徐应明,孙扬,赵立杰,刘烨潼. 2014

[3]氟啶虫胺腈对沿海农区水稻灰飞虱田间防治效果. 孙星星,徐文华,金旭生. 2015

[4]高效灭百可在橙子上残留动态研究报告. 张友松,徐烽,杜笑容. 1986

[5]噻虫嗪在棉叶中残留消解动态及对棉蚜的防治效果评价. 陈文静,赵静,张金磊,鲁立良,冯丽凯. 2021

[6]6种杀虫剂对燕麦蚜虫的田间防效及在燕麦上的残留消解动态. 王颖,王静,徐洋帆,魏淑花,张蓉,班丽萍,尹学伟. 2023

[7]不同杀菌剂在麦穗中的消解动态及对小麦赤霉病防效评估. 陈宏州,韩凯,杨红福,吴琴燕,徐超,缪康,姚克兵,庄义庆. 2022

[8]麦套朝天椒省工减肥高效栽培技术. 郭战玲,张超泉,李太魁,李丙奇,张学生,张跃宗. 2020

[9]种子丸粒化设备的设计及其试验. 胡志超,田立佳,王海鸥,高刚华,胡良龙. 2006

[10]种子丸粒化设备的设计及其试验. 胡志超,田立佳,王海鸥,高刚华,胡良龙. 2006

[11]植物生长调节剂种子丸粒化包衣对菜心种苗质量的影响. 熊腾飞,林庆胜,冯夏. 2022

[12]甘蓝型油菜杂交种陇油5号丸粒种子的增产效应研究. 张涛. 2003

[13]种子丸粒化对党参农艺性状及药材产量的影响. 张碧全,陈垣,郭凤霞,蔡子平,焦旭升,王红燕. 2022

[14]油菜种子丸粒化综合增产效应的初步分析. 曹流俭,孙永玲,郭高,夏英萍,赵建勋,许治民. 1996

[15]氟啶虫胺腈对苹果黄蚜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效果. 宫庆涛,武海斌,张坤鹏,李素红,张学萍. 2014

[16]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的安全性. 丛胜波,武怀恒,许冬,王金涛,王玲,万鹏. 2017

[17]3种不同药剂防治苹果瘤蚜田间试验. 张林林,焦蕊,刘金利,于丽辰,李立涛,许长新,贺丽敏. 2021

[18]10种杀虫剂对青海高原地区苹果绵蚜的田间防效评价. 李秋荣,马永强. 2020

[19]棉蚜对氟啶虫胺腈抗性发展动态及田间种群抗性风险评估. 安静杰,高占林,党志红,闫秀,潘文亮,李耀发. 2020

[20]氟啶虫胺腈与其他药剂复配对苹果黄蚜的联合毒力及效果评价. 郭晓君,封云涛,李娅,庾琴,李光玉,张润祥.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