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SR荧光标记分析山西糯玉米农家种的遗传多样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锐
作者: 李锐;白建荣;张丛卓;张效梅;闫蕾;杨瑞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SSR荧光标记;糯玉米;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山西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6 年 44 卷 10 期
页码: 1433-1436
摘要: 采取混合取样策略,利用荧光SSR技术对来源于山西省的45份糯玉米地方品种和40个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45个糯玉米地方品种中,共检测出等位变异241个,每个位点检测出3~11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6个;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在0.27~0.87,平均每个位点0.71;标记索引指数(MI)变化范围在1.35~9.53,平均每个位点4.42;聚类分析可将45份糯玉米地方品种划分为4个类群。结果显示,部分品种有许多特有的等位变异,应引起特别的注意,需作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利用SSR荧光标记分析90个糯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雍洪军,张世煌,张德贵,李明顺,李新海,郝转芳,刘晓鑫,白丽,谢传晓. 2009
[2]山西糯玉米地方资源的表型特性分析. 张丛卓,白建荣,张效梅,李锐,闫蕾. 2015
[3]山西谷子核心资源群体结构及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 王海岗,温琪汾,穆志新,乔治军. 2019
[4]山西谷子地方品种初选核心种质构建. 王海岗,温琪汾,乔治军,穆志新. 2019
[5]利用SSR分析山西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崔永霞,张名昌,白建荣,程宇坤,张效梅,任元. 2012
[6]山西省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类群划分. 程宇坤,白建荣,张效梅,任元,王秀红. 2012
[7]SRAP分子标记分析广西糯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覃永嫒,覃嘉明,黄安霞,秦洪波,时成俏. 2013
[8]云南地方糯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 隆文杰,周国雁,武晓阳,陈丹,伍少云,蔡青. 2021
[9]基于SSR标记的云南糯玉米、爆裂玉米地方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吴渝生,郑用琏,孙荣,伍少云,顾红波,毕有华. 2004
[10]基于SNP标记揭示广西糯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 范競升,谢和霞,谢小东,周海宇,程伟东,覃兰秋,江禹奉. 2023
[11]山西谷子地方品种微核心种质构建. 侯森,秦慧彬,李萌,王海岗,穆志新. 2024
[12]云南糯玉米地方品种糯性等位基因wx-xuanwei的分子特征. 武晓阳,隆文杰,陈丹,周国雁,杜娟,伍少云,蔡青. 2020
[13]云南省不同生态区糯玉米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变化与多样性. 隆文杰,武晓阳,周国雁,陈丹,伍少云,蔡青. 2019
[14]42份云南玉米自交系基于SSR荧光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鹏,管俊娇,黄清梅,王江民,杨晓洪,刘艳芳,张建华,毛进. 2019
[15]百合资源抗棉蚜性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周俐宏,石慧,杨迎东,崔玥晗,杨盼盼,徐雷锋,明军. 2021
[16]基于SSR荧光标记构建睡莲核心种质. 苏群,王虹妍,刘俊,李春牛,卜朝阳,林玉玲,卢家仕,赖钟雄. 2023
[17]基于SSR标记的文冠果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李思琪,张文臣,杨柳,付庆新,洪新,张海旺. 2024
[18]甘蓝型油菜核心种质和新品种(系)的SSR等位变异分析. 周梦妍,吴金锋,许鲲,李锋,陈碧云,伍晓明. 2015
[19]罗汉果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及核心种质研究. 莫长明,谢文娟,郭文锋,张燕玲,黄江,张馨丹,李忠,唐其,马小军. 2023
[20]中国东北地区绿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赵雅楠,王颖,张东杰,王丽侠,佐兆杭.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嘌呤饮食对金黄地鼠血脂变化和病理损伤的影响
作者:贺亮;李庆香子;李锐
关键词:金黄地鼠;尿酸;血脂;肾损伤
-
小麦穗型相关生长素通路基因发掘及TaARF23-A与小穗数关联分析
作者:谭丹;陈家婷;郜钰;张晓军;李欣;闫贵云;李锐;陈芳;常利芳;张树伟;郭慧娟;畅志坚;乔麟轶
关键词:小麦;穗型;生长素;TaARF23-A;小穗数;分子标记
-
日粮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期牦牛瘤胃发酵参数及瘤胃菌群的影响
作者:姜南;李学威;张楠;李锐;朱红娇;洛桑顿珠;巴桑旺堆
关键词:牦牛;能量;蛋白质;瘤胃发酵;微生物区系
-
早熟甘蓝型油菜不同生育阶段氮素亏缺与补偿效应研究
作者:邹小云;黄杨;闫蕾;任寒
关键词:早熟油菜;氮素亏缺;产量;氮肥利用;补偿效应
-
粗叶榕茎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贺春萍;胡月;吴贺;梁艳琼;李锐;林金晶;陆英;吴伟怀;易克贤
关键词:
-
推介两个优良花生新品种
作者:邹小云;黄杨;闫蕾;任寒
关键词:
-
水稻抗倒伏性评价方法及机理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欧阳慧;杨贤莉;王立志;张天驰;迟力勇;赵茜;张喜娟;李明贤;李忠杰;李锐;孙兵;武小霞;吴立仁;吕国依;姜树坤
关键词:水稻;倒伏;评价方法;诱发原因;抗倒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