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DVI和氮素积累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卫国

作者: 李卫国;王纪华;赵春江;刘良云;宋晓宇;童庆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TM影像;氮素积累;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

期刊名称: 遥感学报

ISSN: 1007-4619

年卷期: 2008 年 12 卷 03 期

页码: 506-5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蛋白质含量是小麦重要的品质指标,快速、大面积获取其变化动态信息,对于品种种植区划研究和食品品质加工非常重要。通过设置不同年份、不同区域的小麦种植试验,综合分析TM遥感影像的植被指数和小麦长势信息之间的关系,结合小麦灌浆期间气候环境条件对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特点,建立基于NDVI和籽粒氮素积累生理生态过程的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利用不同的试验数据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模型的预测值与测量值较为一致,均方根差(RMSE)小于0.47%-0.59%。模型预测性能较好,且具有一定的解释性和机理性,可以适用于不同年度、不同区域间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监测预报。基于空间遥感信息和籽粒氮素积累的生理生态过程,建立了较为简化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预测模型,模型的研究不仅为实时预测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奠定了基础,而且是对国内外现有小麦品质模型的发展和完善。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基于ISODATA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分级监测. 李卫国,李正金,王纪华,黄文江,郭文善. 2009

[2]基于叶片及冠层叶绿素参数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研究. 宋晓宇,王纪华,杨贵军,崔贝,常红. 2014

[3]基于多时相TM影像的冬小麦面积变化监测. 崔方宁,宋晓宇,孙宝生,王纪华. 2012

[4]基于TM影像的冬小麦苗期长势与植株氮素遥感监测研究. 李卫国,王纪华,赵春江,童庆禧,刘良云. 2007

[5]基于开花期氮素营养指标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预测. 屈莎,李振海,邱春霞,杨贵军,宋晓宇,陈召霞,刘畅. 2017

[6]基于ISODATA法的冬小麦产量分级监测预报. 李正金,李卫国,申双和. 2009

[7]基于卫星遥感的冬小麦拔节期长势监测. 李卫国,赵春江,王纪华,刘良云,宋晓宇. 2007

[8]基于冬小麦筋型修正系数的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预测. 赵春奇,李振海,杨贵军,段丹丹,赵钰,杨武德. 2020

[9]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 贺佳,刘冰峰,黎世民,郭燕,王来刚,张彦,李军. 2017

[10]利用卫星遥感进行冬小麦籽粒淀粉含量监测研究. 李卫国,王纪华,赵春江,刘良云,郭文善. 2007

[11]基于Landsat/TM遥感的冬小麦长势分级监测研究. 李卫国,李花,王纪华,黄文江. 2010

[12]不同类型高产小麦氮素积累及施氮对策探讨. 赵广才,张保明,王崇义. 1998

[13]土壤相对含水量对冬小麦氮素积累、蛋白质组成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王德梅,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冯金凤,范仲卿,亓振. 2014

[14]冬小麦黄矮病预测模型研究. 范绍强,谢咸升,李峰,尹青云,郑王义. 2006

[15]无人机飞行高度对冬小麦植株氮积累量预测模型的影响. 井宇航,郭燕,张会芳,戎亚思,张少华,冯伟,王来刚,贺佳,刘海礁,郑国清. 2022

[16]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冬小麦全蚀病为害等级遥感监测. 焦红涛,吴旭,司海平,时雷,郭伟,马新明,周益林. 2014

[17]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及GS活性的影响. 姜东,戴廷波,荆奇,曹卫星,赵辉,周琴,范雪梅,陈荣振,冯国华,刘东涛,张爱君. 2004

[18]不同蛋白质含量大豆结瘤特性与根瘤氮代谢物含量的比较分析. 杨美英,王乾钦,赵洪锟,郑淑波,董英山. 2011

[19]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转基因水稻的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刘立军,王康君,卞金龙,熊溢伟,王志琴,杨建昌. 2014

[20]基于TM影像江阴市土地利用/覆盖监测. 王华,申双和,李秉柏.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