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乌龙茶加工技术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秀萍
作者: 王秀萍;陈泉宾;郑乃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福建省;乌龙茶;加工技术;现代化;生态化;职业茶农;闽台合作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技术
ISSN: 1007-4872
年卷期: 2014 年 04 期
页码: 57-63
摘要: 近年来,福建乌龙茶产业发展迅猛,效益高涨,但总体上科技对产业的贡献率不高,严重制约着福建乌龙茶产业的国际化拓展。从根本上看,在培育优良乌龙茶茶树品种的前提下,加强我省乌龙茶现代化加工关键技术的投入和研发至关重要。鉴于乌龙茶加工标准化、自动化乃至智能化的产业需求,及福建乌龙茶加工的现代化水平仍然偏低的现状,尊重传统加工技术、加强现代加工成套技术与装备的自主研发、培养新型职业茶农、加强闽台乌龙茶产业合作与交流等不失为福建乌龙茶加工技术的发展良策,也是实施福建省茶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分类号: TS272.4
- 相关文献
[1]福建省乌龙茶、红茶中部分农药残留及日摄入量评估. 林虬,张居德,苏德森,姚清华,颜孙安. 2013
[2]乌龙茶制作工艺与品质关系研究——铁观音和黄棪. 陈键,王丽丽,陈林. 2012
[3]乌龙茶做青可控技术研究进展. 陈林,张方舟. 2004
[4]不同叶色乌龙茶品种的加工技术比较. 陈键,郭吉春. 2009
[5]乌龙茶制作工艺与品质关系研究-铁观音和黄梭. 陈键,王丽丽,陈林. 2012
[6]台湾地方特色加工食品的发展与启示. 翁志辉,曾玉荣. 2011
[7]新时期推进台湾渔民创业园建设探析-以宁德市霞浦县为例. 吴越. 2013
[8]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思考与若干对策. 翁伯琦,张伟利,刘碧云,林梅,吴越. 2009
[9]特色农业视角下福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刘荣章,吕姗,李建华,郑百龙,翁伯琦. 2012
[10]“一带一路”战略下闽台茶产业合作发展策略. 刘宇峰. 2015
[11]江苏沿海垦区稻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王志春,黄如鑫,姚立生. 2012
[12]典型人为干扰遥感识别与干扰强度评价研究进展. 刘晓娜,张景华,李红. 2017
[13]遵义朝天椒生态化栽培技术探析. 刘崇政,杨红,赖卫. 2016
[14]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的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张洁瑕,陈佑启,郝晋珉,吴文良. 2021
[15]高海拔林下培菌生态化培育木耳的研究初报(英文). 袁长波,徐延熙,王艳芹,姚利,付龙云,田叶,李瑞琴,曹德宾. 2016
[16]黑龙江省水稻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性. 徐德海. 2016
[17]棉秸秆生态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张丽,张佳喜,张海春,喻晨,蒋永新. 2014
[18]海南省热带台地生态化土地整治分区与工程设计. 唐秀美,潘瑜春,郝星耀,刘玉,任艳敏. 2016
[19]传统产业现代化:吉林人参产销的"柠檬市场"问题及对策. 王军. 2011
[20]推进山东省果业现代化的对策(二). 李震三.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通平脂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组织炎症及TLR4/MyD88/NF-κB通路的影响
作者:王硕;徐文轩;申明宇;李超;喇孝瑾;李继安;齐亚娟;王秀萍;吴哲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症;通平脂肝方;TLR4;MyD88;Ikkβ;NF-κB
-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高酚酸耐盐金银花品种筛选
作者:孟然;袁立勇;冯薇;高新然;李赵嘉;吴哲;李明雪;刘露;王秀萍;鲁雪林
关键词:金银花;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酚酸物质
-
冠突散囊菌Ec-12上清抑制小鼠的伤寒沙门菌机制的初步分析
作者:李兆龙;孔祥瑞;林锋强;王秀萍;赵冉;彭小莉;陈常颂
关键词:冠突散囊菌;上清;鼠伤寒沙门菌;抑制
-
贮藏温度对鲜食紫苏采后品质的影响及货架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作者:付晨青;郭潇潇;刘徐冬雨;李国辉;韩蕊;王秀萍
关键词:鲜食紫苏;贮藏温度;采后品质;货架期预测
-
蒲公英水提物对热应激条件下奶牛产奶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乳中体细胞数及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李赵嘉;孟然;杨文娇;冯薇;李名雪;陈志颖;王秀萍;毛立娟;陈娜
关键词:蒲公英水提物;产奶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体细胞数;粪便微生物多样性
-
基于RGB和CIELab预测紫苏叶片花青素含量
作者:刘徐冬雨;郭潇潇;付晨青;韩蕊;李国辉;王秀萍
关键词:紫苏;RGB;CIELab;花青素;数码相机
-
河北不同地理居群蒲公英核型及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
作者:段英姿;孟然;李赵嘉;冯薇;王秀萍
关键词:蒲公英;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