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低毒Bt基因对棉铃虫抗性的遗传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旭升

作者: 陈旭升;狄佳春;赵亮

作者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下游棉花与油菜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陆地棉;低毒Bt基因;抗虫性;遗传效应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16 年 28 卷 08 期

页码: 1-4

摘要: 以Bt低毒表达的陆地棉种质系WG-20为试验材料,与若干Bt高毒表达的抗虫棉品系配制杂交组合,对其F1的Bt毒蛋白表达量、生物学抗虫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Bt低毒表达性状对高毒表达性状表现为显性,生物学抗虫性也是低抗性状对抗级性状表现为显性,即低毒Bt基因对高毒Bt基因表现为显性抑制现象;Bt高毒表达材料之间杂交组合的F1则呈现Bt高毒表达,生物学抗性表达规律也是如此,即高毒Bt基因间不存在同源Bt基因表达的沉默现象。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陆地棉一个低毒Bt基因的分子鉴定与染色体定位. 陈旭升,赵亮,狄佳春. 2022

[2]杂交稻抗二化螟的胞质遗传效应分析. 沈君辉,刘光杰,黄得润,占小登,陈深广,曹立勇,程式华. 2007

[3]早熟陆地棉主要性状配合力效应及遗传参数分析. 李海燕,吴晓东,赵丹,王天硕,闫烨,史鸿儒,徐敏,王子胜. 2024

[4]陆地棉主要农艺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双列杂交分析. 刘艳改,马雄风,周晓箭,张文英,王海风,孟清芹,张文生,裴小雨,周克海,杨代刚. 2014

[5]陆地棉棉铃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许乃银,邹奎,陈旭升,肖松华,狄佳春,刘剑光. 2005

[6]陆地棉农艺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双列杂交分析初报. 杨代刚,马雄风,周晓箭,王海风,孟清芹,张文生,裴小雨,周克海. 2013

[7]持续高温干旱年份陆地棉农艺和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简报. 马雄风,周晓箭,王海风,孟清芹,张文生,周克海,刘艳改,杨代刚. 2014

[8]持续高温干旱年份陆地棉农艺和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裴小雨,周晓箭,马雄风,田桂平,王海风,孟清芹,张文生,周克海,刘艳改,杨代刚. 2015

[9]基于部分NCⅡ交配设计的陆地棉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遗传分析. 冯常辉,焦春海,张友昌,别墅,秦鸿德,王琼珊,张教海,王孝刚,夏松波,蓝家样,陈全求. 2022

[10]抗虫杂交棉F_1代与亲本Bt蛋白表达量及抗虫差异性研究. 郭香墨,夏敬源. 2000

[11]棉花抗虫性状与抗虫效果分析. 汪若海,李根源,宋晓轩. 1993

[12]抗虫陆地棉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商连光,闫勇,肖荧南,王玉美,华金平. 2012

[13]不同类型陆地棉品种对棉大卷叶螟的抗性研究. 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吴巧娟,肖松华,刘剑光,殷剑美. 2008

[14]转Bt基因棉杂交种一、二代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研究. 王兆晓,闫芳教,崔瑞敏,耿军义,张香云. 2002

[15]高粱抗丝黑穗病菌3号小种遗传效应研究. 徐秀德,董怀玉,杨晓光,赵淑坤,王成明,李荣. 2000

[16]利用杂种F2世代鉴定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并估计其遗…. 王建康,益钧镒. 1997

[17]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聚合及其遗传效应. 徐建龙,林贻滋,翁锦屏,赵新立. 1996

[18]贵州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李云,宋吉轩,邓宽平,黄团. 2010

[19]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杂交种穗部性状遗传研究. 万立波,桑健,臧宏图,贺长健,高玉山,万丽红. 2006

[20]甜菜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研究与应用. 李文,刘迎春,张维东,王秀飞,杜恒国,郗登宝.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