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丘陵区油菜免耕直播机收高产关键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迎春
作者: 郭子荣;蒙大庆;汤天泽;戴维;刘念;陈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四川丘陵区;油菜;免耕直播机收;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科学种养
ISSN:
年卷期: 2013 年 009 期
页码: 50-51
摘要: 2011 ~2013年,四川丘陵生态区6个油菜生产大县的1 1个乡镇设立了试验点,开展油菜免耕直播机收栽培技术的研究,分析了油莱生育时期几个关键技术对油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不仅能稳定提高大面积油菜单产,而且节本增效,避灾减灾效果显著,为促进本生态区油菜高产稳产和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撑.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四川丘陵区水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夏建国,朱钟麟. 2005
[2]四川丘陵水旱轮作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蒲波,王昌桃,赵燮京. 2009
[3]内江市大豆生产现状调研. 刘海涛,沈学善,余瑞,邵芝宣,文联,魏林,陈尚洪,林超文. 2024
[4]四川丘陵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和油菜产量的影响. 陈曦,王昌桃,赵燮京. 2010
[5]四川丘陵区旱作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和规律. 向运佳,符慧娟,李其勇,李星月,倪建英,周小刚,李洪浩,张鸿. 2019
[6]基于"三生用地"的四川丘陵区乡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供需格局评估. 廖桂堂,林正雨,何鹏,高雪松,方从刚,邓欧平,王珊,邓良基. 2024
[7]高油分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油研817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 余顺波,汤勇,杜才富,廖方全. 2014
[8]基于正交试验的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组合研究. 石梅,杜才富,沈奇,秦信蓉,张敏琴,雷绍林. 2010
[9]撒播油菜产量在150kg/667m~2以上的配套栽培技术. 油菜撒播轻型栽培技术研究课题组. 2008
[10]黔油20号高产栽培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分析. 邓伟,李超,杨斌,饶勇,肖华贵. 2009
[11]油菜高产栽培理论与构想. 李超,肖华贵,饶勇,杨斌,李加纳. 2007
[12]机械化直播油菜的优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顾宗福,孙华,邵慧霞,仲嘉,穆晓伟. 2016
[13]镇油3号育种策略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岳绪国,顾炳朝,郭圣业. 2006
[14]镇油3号产量形成特点及其调优栽培技术. 岳绪国,侯小峰,顾炳朝,郭圣业. 2003
[15]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镇油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顾炳朝,岳绪国,景德道,林添资,王克明. 2009
[16]白首乌-油菜套种栽培技术. 吴承东,赫明涛,王军,张明. 2013
[17]旱地复种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刘晓伟,郭天文,张平良,曾骏,谭雪莲,董博. 2021
[18]绿色油菜栽培技术. 禹代林,边巴. 2008
[19]辽西北沙地景观生态油菜栽培技术. 韩志松,王群,金嘉丰,王冬,蒋启东. 2021
[20]油棉套作模式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王新华,房金钺,张瑞芹,陈新军,许玉明.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胡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陈军;叶春雷;王炜;李进京
关键词:胡麻;生长调节剂;产量;抗倒伏;生物酶活性
-
朝阳市温室蔬菜生产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作者:董莉;董文阁;刘念;刘晓伟
关键词:蔬菜;病害;防治
-
优质紫苏新品种陇苏3号
作者:欧巧明;李琦;陈军
关键词:总状花序顶生;单株产量;主穗;油酸含量;生物技术研究所;木酚素;紫苏;中早熟
-
基于压裂力筛选油菜抗裂角优异种质资源
作者:刘念;李浩;陈天花;侯信哲;李睿;王玲;徐宏;蔡庆澳;邓秀;朱宗河;闫贵欣;蔡光勤;伍晓明;张付贵;周可金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压裂力;抗裂角指数;种质资源筛选
-
花生含油量的遗传基础与QTL定位研究进展
作者:张月;王志慧;淮东欣;刘念;姜慧芳;廖伯寿;雷永
关键词:花生;含油量;遗传特性;QTL定位;基因
-
木霉菌剂对夏季速生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军;张丽;黄菁;李正丽
关键词:速生白菜;木霉菌剂;产量;品质;抗病性
-
番茄新品种辽研1618的选育
作者:吕书文;吴媛媛;王国政;邹庆道;王涛;王晓峰;张子君;张逸鸣;刘念;山春;刘健;杨国栋;张馨宇;李海涛
关键词:番茄;辽研1618;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