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拌种对不同小麦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会廷

作者: 李俊;汤永禄;李星月;张鸿;杨武云;夏先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戊唑醇;拌种;小麦;萌发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8 年 08 期

页码: 27-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纸床法研究了4种戊唑醇拌种浓度(药种比分别为1∶1 000、1∶500、1∶250)对10个四川小麦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和清水相比,戊唑醇拌种对参试品种的发芽率无明显影响,但促进了发芽指数的提高。随着拌种浓度的增加,胚芽长和最长根长普遍呈下降趋势,川麦42、内麦836的降幅相对较小,但1∶1 000拌种浓度还促进了川育23胚芽长和最长根长的增加。以上结果表明,推荐的戊唑醇拌种剂量(药种比1∶1 000)对四川小麦多数品种较为安全。

分类号: S351.1`S512.1

  • 相关文献

[1]吡虫啉拌种对不同小麦品种萌发的影响. 李俊,向运佳,李朝苏,张鸿,汤永禄,杨武云. 2016

[2]戊唑醇和三唑酮拌种防治大麦条纹病研究. 刘猛道,曾亚文,赵加涛,字尚永. 2010

[3]吡虫啉·戊唑醇拌种对燕麦苗期生长的影响及对燕麦红叶病的防治效果. 何苏琴. 2010

[4]稀土化合物对玉米幼苗生理过程的影响. 唐连顺,张淑媛. 1993

[5]CX—1联合固氮菌株在小麦上应用试验. 朱树秀,魏玉波,程远. 1993

[6]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对麦蚜的防控效果. 陈立涛,高军,王永芳,董志平,马继芳,郝玉娟,郝延堂. 2018

[7]新型植物免疫激活蛋白维大力(VDAL)在春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贾秋珍,张付强,曹世勤,王晓明,孙振宇,范宏伟,张爱琴,宋雄儒,王永生. 2021

[8]活力久久拌种对旱地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姣爱,党建友,裴雪霞,张晶,张定一. 2015

[9]药剂拌种对沿淮地区迟播小麦壮苗效应及产量的影响. 邵文奇,董青君,董玉兵,钟平,纪力,陈川,章安康. 2024

[10]药剂拌种对小麦地下害虫及蚜虫的防治效果. 刘秀丽,雷逢进,刘庆华,董小元,周军锋,王璞,韩丽丽. 2015

[11]吡虫啉拌种量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研究. 高占林,党志红,李耀发,王亚欣,代丽华,许桂明,马云华,潘文亮. 2011

[12]CX-1小麦联合固氮菌接种试验与示范. 朱树秀,魏玉波,周俊. 1992

[13]吡虫啉拌种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效应的影响. 刘爱芝,杨艳春. 2009

[14]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拌种防治麦蚜的田间药效及安全性评价. 李耀发,党志红,潘文亮,高占林. 2013

[15]旱地小麦应用黄腐酸的抗旱增产效果研究. 胡芬,姜雁北. 1991

[16]卫福拌种对小麦保苗防病增产效果. 赵德友,李美,于建垒,宋国春,张牧海,李以三. 1999

[17]壮安灵拌种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王炜,侯振安,李愚超,崔卫东,刘日明,冶军. 2004

[18]不同拌种剂对旱地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新月,党建友,王姣爱,卫云宗. 2011

[19]药剂拌种对沿淮地区旱作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纪力,李传哲,董青君,钟平,孙春梅,邵文奇,陈川. 2025

[20]18%井冈·戊唑醇悬浮剂在小麦中的残留行为研究. 董见南,滕瑶,廖辉,陈国峰,刘峰,张晓波.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