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的解释与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伽红凯

作者: 伽红凯;卢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乡村振兴;有效市场;有为政府

期刊名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53-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SCI

摘要: 农业文化遗产地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区域,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也为农业文化遗产地推进乡村振兴带来了机遇。现阶段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导致的农户保护意识薄弱与短视行为频发;二是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形成的保护主体结构性缺失与生产技艺的传承困境。构建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具体分析农业文化遗产地实现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由此提出应充分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作用,立足农业文化遗产地固有的优势资源禀赋,逐步完善"硬"的基础设施和"软"的制度环境,将比较优势逐步放大,形成"虹吸效应",打造遗产地区域经济"增长极",进而在特殊资源禀赋的保护过程中实现乡村振兴。最后,就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如何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提出相关建议:一是以评促建,营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二是擦亮招牌,文旅结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三是弘扬传统,营造和谐自信的文明乡风;四是加强监管,构建持续高效的农业遗产共同体;五是以点带面,以产业兴旺促进区域乡村振兴。

分类号: F323%G122

  • 相关文献

[1]农业遗产视角下传统村落的类型划分及发展思路探索-基于江苏28个传统村落的调查. 刘馨秋,王思明. 2019

[2]农业遗产视角下传统村落的类型划分及发展思路探索——基于江苏28个传统村落的调查. 刘馨秋,王思明. 2019

[3]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农业伦理挖掘与研究——以广西龙脊梯田为例. 卢勇,余加红. 2018

[4]农业文化遗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闵庆文,骆世明,曹幸穗,苑利,成升魁,杨庆文,孙庆忠,李先德,孙业红,赵立军,张红榛,吴敏芳. 2022

[5]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农业伦理挖掘与研究-以广西龙脊梯田为例. 卢勇,余加红. 2018

[6]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化研究. 张宸瑜,刘明,张云霞. 2022

[7]论生态发展和生态示范区——浙江省磐安县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成就和展望. 王献溥,于顺利,王宗帅. 2009

[8]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缘起及其动因探析. 刘启振,王思明,胡以涛. 2016

[9]多向度视角下的中国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类型划分. 刘启振,王思明,胡以涛. 2016

[10]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前景初探. 胡以涛,惠富平. 2015

[11]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李明,王思明. 2012

[12]元数据方法在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应用探索——以农业文化遗产为例. 胡以涛,惠富平. 2019

[13]农业文化遗产传播的媒体应用模式探析. 韩凝玉,张哲,王思明. 2016

[14]多维度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构成研究. 李明,王思明. 2015

[15]广西沙塘“农都”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研究——兼论特殊历史时期的农业发展模式. 石慧. 2016

[16]基于GIAHS框架下的水产文化遗产保护探讨. 赵蕾,杨子江. 2014

[17]略论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类型划分及评价体系. 刘启振,王思明,胡以涛. 2015

[18]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的遗产特征及价值分析. 顾兴国,刘雷,何梓群,赖齐贤,吴永华. 2019

[19]基于农业文化遗产视角的珠三角基塘农业系统. 王思远,廖森泰,邹宇晓,林光月. 2019

[20]联合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景观特征与景观资源利用. 胡伟芳,张永勋,王维奇,闵庆文,章文龙,曾从盛.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