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广才
作者: 赵广才;刘利华;杨玉双;李振华;张文彪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任丘市科学技术局
关键词: 地理远缘;小麦品种;播期;生态效应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01 年 21 卷 03 期
页码: 35-3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用来自意大利的 7个冬小麦品种和国内的 4个冬小麦品种 ,在同一地点进行不同播期处理 ,结果表明 ,所有品种在冬前播种均能完成生活周期 ;3个中国冬性小麦品种和 6个意大利冬性小麦品种于春播时均在 ZGS2 6~ 32时停止发育 ,未能抽穗结实 ,不能完成生活周期 ;而来自意大利和中国的 2个弱冬性品种于第 4期播种 (3月 10日 )时能完成生活周期 ,在第 5期播种 (3月 30日 )则不能完成生活周期。冬性品种和弱冬性品种均随播期推迟而株高渐矮 ,但意大利品种变矮的幅度较小。播期对每平方米穗数和每穗不孕小穗影响最大 ,对穗长和结实小穗影响较小。冬小麦品种随播期推迟籽粒产量和千粒重渐低 ,而籽粒蛋白质含量渐高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温光生态效应对春玉米物质生产的影响. 戴明宏,单成钢,王璞. 2009
[2]不同播期、密度及氮肥运筹对耐迟播小麦新品种宁麦资126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巧凤,陈明堂,付必胜,吴小有,张树斌,蔡士宾,吴纪中. 2019
[3]生草在生态果园建设中的作用. 张秉宇. 2011
[4]多熟制春玉米覆膜移栽的生态效应及其对植株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周根友,陆虎华. 2002
[5]动物微生物制剂在水产业的应用. 刘晓鹏,黄文. 2000
[6]草类在生态果园建设中的作用. 王宝江,孙猛,崔伟. 2009
[7]林鸡复合系统对生态效应影响的研究进展. 丁磊磊,王普昶,王志伟,谢彩云,莫本田,蔡一鸣. 2016
[8]采煤沉陷地丛枝菌根的应用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毕银丽,王瑾,孔维平,于淼,张晓燕. 2014
[9]绿萍在稻鸭共作系统中的消长动态及增产效应. 甄若宏,王强盛,何加骏,邵明灿,周建涛,郑建初,卞新民. 2009
[10]桃园有机栽培的生态效应. 刘伟忠,赵亚夫,张建英. 2006
[11]带状留茬间作对防治干旱地区农田风蚀沙化的生态效应. 妥德宝,段玉,赵沛义,郑大玮,陈铭,赵举. 2002
[12]哈尔滨市街道绿化的生态效应. 刘慧民,王大庆,车艳双,张超,郑洋,邹春蕾,王宏燕,车代弟. 2008
[13]薏仁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及盐土栽培技术. 钱兵,彭亚民,王伟义,费月跃,王军,王春云,李亚芳. 2015
[14]农田重金属对“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的生态效应. 王农,樊娟,刘春光,戴礼洪,周莉. 2008
[15]胶州湾夏秋季大气湿沉降中的营养盐及其入海的生态效应. 邢建伟,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段丽琴,王启栋,左九龙. 2017
[16]港口建设对滨海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 周然,彭士涛,覃雪波,赵玉杰. 2012
[17]苎麻间套作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楠楠,杨瑞芳,白玉超,李雪玲,黄敏升,崔国贤. 2016
[18]胶州湾生源要素的大气沉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邢建伟,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段丽琴,曲宝晓,康绪明. 2017
[19]基于生态循环视角的池塘稻作模式效益分析及示范推广. 展进涛,杨艳,汤晓芳,张晓雅,汪翔. 2017
[20]华北平原地下水压采区冬小麦种植综合效应探讨. 王慧军,张喜英.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橡胶草MADS-box转录因子基因TkSOC1-1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陈家奇;杨玉双;陈秋惠;聂秋海;王萌;覃碧;刘实忠
关键词:橡胶草;TkSOC1-1;表达分析;生长发育;逆境
-
强筋小麦群体结构、光能利用及籽粒产量对种植密度与追氮模式的响应
作者:郭丹丹;刘哲文;常旭虹;王艳杰;杨玉双;王玉娇;王德梅;赵广才
关键词:强筋小麦;种植密度;追氮模式;群体结构;光能利用;产量
-
聚糠萘合剂和乙矮合剂对小麦抗倒伏能力、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作者:孙通;杨玉双;马瑞琦;朱英杰;常旭虹;董志强;赵广才
关键词:聚糠萘合剂;乙矮合剂;小麦;产量;抗倒伏;品质
-
干旱胁迫对冬小麦物质转运和不同小穗位籽粒产量的影响
作者:陈志豪;王艳杰;常旭虹;王德梅;刘希伟;杨玉双;石书兵;赵广才
关键词:小麦;干旱胁迫;强弱势粒;物质转运;产量
-
植生粒对三江源退化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组成及生物量的影响
作者:王学朋;王婧;刘文琦;刘敏婷;赵鹏鹏;李振华;李鹏飞;刘容;赵心笛;路佳音;柴琦
关键词:高寒草地;植生粒;重要值;生物量;多样性指数
-
北方冬麦区小麦苗情分析及春季管理技术建议
作者:赵广才
关键词: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建议
-
氮肥追施时期和比例对强筋小麦籽粒灌浆及其生理机制的影响
作者:刘哲文;郭丹丹;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刘希伟;王玉娇;石书兵;王艳杰;赵广才
关键词:冬小麦;光合生理;籽粒灌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