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工合成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印度谷螟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奇

作者: 赵奇;田本志;许国庆;吕成军;谢春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印度谷螟;人工合成性信息素;诱捕器;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01 年 44 卷 03 期

页码: 65-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自行设计 ^K式及仿制圆筒式诱捕器 ,以人工合成性信息素 (Z ,E) 9,12 tetradecadie nylacetate (简称TDA)为引诱源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影响诱捕器诱捕印度谷螟Plodiainterpunctella效果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测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日平均温度在 18 5~ 2 6 2℃ ,人工合成性信息素TDA散发日数 9~ 37天 ,温度 (X1)、TDA散发日数 (X2 )、当日释放蛾 (雄 )量(X3)、累计 2日释放蛾量 (X4 )、累计 3日释放蛾量 (X5)等 5个因素与每日诱捕蛾量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对 5个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筛选 ,得出线性回归方程 :Y =- 2 7 31+1 37X1+0 2 8X3,回归系数R ( 0 90 ) >R0 0 1(n - 2 ,0 63)。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日平均温度 (X1)、当日释放蛾量 (X3)与诱蛾量 (Y)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卡方测验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差异不显著

分类号: S379

  • 相关文献

[1]一种改进的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印度谷螟的效果. 赵奇,田本志,赵成德,李良,王忠武,柳云波. 2000

[2]3种赤眼蜂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的嗅觉反应. 白琪,田俊策,鲁艳辉,臧连生,吕仲贤. 2017

[3]杂交水稻新组合的品种比较试验. . 2011

[4]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 杨福芹,杨佳琪,陈旭阳,冯海宽,石帅杰,黄倩倩. 2022

[5]寒地粳稻碾磨品质和食味品质相关性状的综合分析. 王荣升,牟凤臣,李坤,张微,刘会,丁国华,杨光,王南博,张国民,刘玉明,陶永庆. 2023

[6]燕麦农艺性状与产量多元回归分析. 梁万鹏,窦晓利,韩庆辉,张金霞. 2023

[7]6月龄鲁中肉羊生长性状多元统计分析. 李雪,张梦华,何军敏,刘桂芬,魏晨,任一帆,毛静艺,杨存明,唐丽,张文静,田可川,黄锡霞. 2024

[8]早熟陆地棉品种叶片形态学指标与脱叶规律相关性分析. 马晓梅,李保成,董承光,周小凤,王新,田琴,赵素琴,王刚. 2022

[9]储藏枸杞薰蒸剂和保鲜剂的研究初报. 刘浩,王芳,张蓉,马建华,王晓静. 2008

[10]印度谷螟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选择. 唐培安,张棋麟,薛昊,袁明龙. 2016

[11]苏云金芽孢杆菌对印度谷螟幼虫的致死作用. 曹阳,孙长坡,束长龙. 2011

[12]苏芸金杆菌防治印度谷螟的研究. 王亚洲. 1989

[13]枸杞干果专用包装材料的选择. 王晓静,刘浩,张蓉. 2007

[14]新疆干制骏枣贮期主要害虫印度谷螟的防治技术研究. 郑素慧,车凤斌,朱文慧,潘俨,张婷,徐斌,于会青. 2016

[15]核桃贮藏前射频处理对其品质及印度谷螟杀灭效果的影响. 崔宽波,杨莉玲,孙俪娜,刘佳,祝兆帅,李忠新. 2018

[16]干果贮藏害虫印度谷螟的研究. 韩盛,玉山江·麦麦提,潘俨,郑素慧,车凤斌,杨渡. 2016

[17]枸杞储藏害虫印度谷螟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初报. 刘浩,王晓静,马建华,张蓉. 2008

[18]温度对麦蛾柔茧蜂功能反应的影响. 钟宝珠,许再福,覃伟权. 2009

[19]熊蜂饲养中对印度谷螟的防治. 宋凯,郑书宏,刘冬,毛文杰,郑礼. 2008

[20]5种干果对印度谷螟发育及其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王雨晴,徐兵强,宋博,李海强,陈浩宇,郝敬喆,朱晓锋,任金龙.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