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玉米Vp15基因等位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瑞

作者: 王瑞;张秀艳;陈阳松;杜依聪;汤继华;王国英;郑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穗发芽;突变体;Vp15;基因定位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369-3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玉米繁种过程中发现一个玉米穗发芽突变体(viviparous),命名为vp-like4。经过连续多代自交发现该突变体性状能稳定遗传,并且表现为隐性单基因控制。以vp-like4与自交系Mo17杂交构建F2遗传定位群体,利用BSR-Seq方法,将目的基因定位于玉米第5染色体173.8~175.6 Mb之间。通过基因组序列信息分析发现,在此定位区间内存在一个已报道的Vp15基因。Vp15基因编码钼喋呤合酶小亚基,参与类胡萝卜素裂解为ABA的过程。利用2个独立的vp15突变体vp15-umu1和vp15-DR1126的杂合体,分别与vp-like4突变体杂合体做杂交进行等位测验,发现杂交后代中正常籽粒与穗发芽籽粒比例符合3∶1分离比。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vp-like4突变体中Vp15基因在第2外显子末端及3?非翻译区有60个碱基的缺失,与所报道的vp15突变体vp15-umu1、vp15-DR1126均在第2个外显子有Mutator转座子插入的突变方式不同。进一步通过RT-PCR检测发现,vp-like4突变体中Vp15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以上实验证据表明,vp-like4是一个新的Vp15基因等位突变体。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穗发芽突变体vp-like8的遗传分析及突变基因鉴定. 王瑞,陈阳松,孙明昊,张秀艳,杜依聪,郑军. 2019

[2]一个玉米叶夹角突变体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王晓娟,何海军,刘忠祥,杨彦忠,寇思荣,连晓荣,周玉乾,周文期. 2019

[3]太空诱变玉米核不育基因的微卫星标记. 李玉玲,余永亮,刘艳阳,李学慧,付家锋,张中伟,陈欢庆. 2008

[4]玉米卷叶突变体rol1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刘慧,牟颖熙,王国英,郑军. 2018

[5]水稻棉絮状花序突变体ecp1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郭新睿,杨绍华,刘华清,李刚. 2019

[6]2个水稻叶片卷曲变窄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陈海元,朱晓妹,张所兵,张云辉,方先文. 2021

[7]一个新的水稻矮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李晓兰,骆卫峰,程治军,谭俊杰,衡月芹,李真,陈良碧,王海洋,王久林. 2013

[8]烟草黄绿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孙明铭,蒋彩虹,罗朝鹏,杨军,张剑锋,蒲文宣,刘万峰,杨爱国,程立锐. 2018

[9]小麦白斑突变体I30的特征特性及遗传分析. 李倩倩,赵秋实,蒋宏宝,耿皆飞,刘录祥,张晓燕,谢彦周,王成社. 2017

[10]一个新的水稻半矮化小穗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汪庆,汪得凯,陶跃之. 2011

[11]大豆寄主共生遗传控制研究进展. 江木兰. 2001

[12]水稻类病变坏死突变体的形态观察及基因初步分析. 潘英华,秦学毅,罗兴录,朱汝财. 2009

[13]大豆矮秆突变体的矮化机理研究及相关基因定位. 李文杨,邱丽娟. 2008

[14]水稻窄卷叶突变体nrl_(t)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陈涛,刘燕清,张亚东,朱镇,赵庆勇,周丽慧,姚姝,于新,赵凌,王才林. 2014

[15]水稻颖壳类病斑突变体glmm1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徐欢,周涛,孙悦,王木妹,杨亚春,马卉,李浩,徐大伟,周海,杨剑波,倪金龙. 2023

[16]水稻生殖发育突变体fro1(t)的形态发生及基因定位. 陈在杰,吴煜兵,陈少游,刘华清,王锋. 2010

[17]一份水稻矮杆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和基因定位(英文). 汤国华,詹庆才,曾晓珊,余应弘. 2012

[18]水稻黄绿叶突变体w390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董青,张迎信,张振华,周全,秦亚芝,王宏,程式华,曹立勇,沈希宏. 2015

[19]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htd(t)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张丹,潘银林,毛毕刚,陈东,吴天昊,孙远涛,胡远艺,韶也,彭彦,刘春林,赵炳然. 2018

[20]控制水稻金黄色颖壳与节间基因OsCAD2的图位克隆. 王宏,张迎信,孙廉平,孟帅,徐鹏,吴玮勋,程式华,曹立勇,沈希宏.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