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质育种2个早代选择参数的比较与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姚楚玄

作者: 姚楚玄;焦博;秘彩莉;杨帆;张磊;周硕;柴建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加工品质;微量测定方法;SIG;LA-SDS SRC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23 年 38 卷 0z1 期

页码: 34-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培育优质专用小麦,需要从育种早代开始品质参数的选择,由于在育种早代种子数量有限,只能选用一些小量品质测定方法.在常用的小量品质测定方法中,麦谷蛋白溶胀指数(SIG)和乳酸SDS溶剂保持力(LA-SDS SRC)2 种方法预测小麦品质的效果比较好,目的是对这 2 种方法进行比较和必要的优化,为提高品质育种效率提供支持.以黄淮麦区培育的 8 个强筋、中强筋和中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用全麦粉分别测定不同材料的 SIG 和LA-SDS SRC值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对LA-SDS SRC法进一步做了优化处理.结果表明,SIG和LA-SDS SRC法测定的结果均与这些品种的面筋强度顺序一致,比较而言,LA-SDS SRC法预测面筋强度效果更好,能更好体现强筋品种与中筋品种之间的差异;优化后的LA-SDS SRC法(使用2mL离心管)与标准LA-SDS SRC法(使用 50 mL离心管)的测定结果高度相关,相关系数高达 0.986,其预测面筋强度的效果优于使用 2mL离心管的SIG法.标准的LA-SDS SRC法和更小量的LA-SDS SRC法适合作为我国小麦品质育种的早代选择方法.

分类号: S512.03

  • 相关文献

[1]小麦品质微量测定方法的评价. 王世杰,林作楫,吴政卿,李保云,王美芳,刘广田. 2006

[2]小麦谷蛋白膨胀指数发育动态的QTL分析. 刘丽,李卫华,刘伟,曹连莆,李保云. 2008

[3]小麦籽粒硬度和小麦销售加工及育种关系的探讨. 林作楫,王美芳,吴政卿. 2008

[4]小麦加工品质评价指标若干问题探讨. 林作楫,王美芳,雷振生,徐福新. 2007

[5]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79的品质及其稳定性分析. 刘艳喜,秦毛毛,周正富,张琨,赵梦琪,吴政卿,雷振生. 2019

[6]南方馒头加工中的辅料配比优化研究. 杨丹,杨学明,张鹏,周淼平,张平平,姚金保,马鸿翔. 2014

[7]基于多年定点的小麦籽粒质量稳定性研究. 赵博慧,张影全,景东林,刘保华,程媛媛,苏玉环,唐娜,张波,郭波莉,魏益民. 2024

[8]施氮量对2个粒色小麦产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吕冰,范仲卿,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张保军,赵广才. 2017

[9]优质强筋春小麦种质筛选及高分子量谷蛋白序列分析. 刘颖,刘泮旭,潘萍萍,张家宁,刘丹,袁卉馥. 2024

[10]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研究进展. 虎梦霞. 2014

[11]重离子辐照对小麦籽粒蛋白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郭明明,张广旭,王康君,谭一罗,李晓峰,谭维娜,代丹丹,樊继伟. 2022

[12]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表达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张定一,张永清,杨武德,闫翠萍,姬虎太. 2008

[13]施肥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赵广才,张艳,刘利华,杨玉双,常旭虹. 2005

[14]中国小麦品质区划的研究. 何中虎,林作楫,王龙俊,肖志敏,万富世,庄巧生. 2002

[15]“九五”全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 何中虎,肖世和,庄巧生. 2001

[16]新疆小麦品种配粉后对馒头、饺子、拉面的影响. 芦静,吴新元,尚宏,王子霞,海热古力,吴振录. 2004

[17]高温胁迫对小麦蛋白质和淀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平平,何中虎,夏先春,王德森,张勇. 2005

[18]氮、磷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陈兴武,雷钧杰,赵奇,赛力汗,吴新元. 2005

[19]小麦蛋白组分及其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陶海腾,王文亮,程安玮,徐同成,刘丽娜,杜方岭. 2011

[20]小麦Glu-1D位点HMW-GS近等基因系创制及对品质的影响. 蒋云,张连全,郝明,范超兰,甯顺腙,姜博,杨苗苗,张洁,吕季娟,刘登才.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