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干辣椒中2种新型杀虫剂残留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炜

作者: 刘行;杨晓凤;魏超;尹全;张义蓉;罗晓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干辣椒;氰氟虫腙;氯虫苯甲酰胺;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18 年 9 卷 18 期

页码: 4971-4974

摘要: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tandem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测定干辣椒中氰氟虫腙和氯虫苯甲酰胺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干辣椒样品经乙腈匀浆提取,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甲醇/水(50:50, V:V)定容,以反相C_(18)色谱柱(100 mm×2.1 mm, 1.7μm)分离, 0.1%甲酸-水和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 2种新型杀虫剂在5~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定量限为0.008~0.01 mg/kg;在高、中、低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0.4%~94.9%,相对标准偏差在0.9%~8.7%之间。结论方法简单、快速、灵敏高、准确可靠,可操作性强,适合测定干辣椒中氰氟虫腙和氯虫苯甲酰胺残留量。

分类号: O657.63`TS255.7

  • 相关文献

[1]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百合上的氯虫苯甲酰胺残留. 龙慧,李明,龙家寰,黄文源,毛佳怡,段婷婷. 2022

[2]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植物源调味料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 钱兵,赵婧,何燕,韩丙军,彭黎旭. 2019

[3]氰氟虫腙的作用机制及抗药性研究进展. 孙星星,张俊喜,周加春,苏建亚,李红阳,顾慧玲,徐文华. 2016

[4]防虫网在无公害甘蓝生产上的应用技术. 王志春. 2015

[5]24%氰氟虫腙SC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陈峰,罗举,赖凤香,傅强. 2009

[6]UPLC-MS-MS法快速测定大白菜和土壤中氰氟虫腙残留. 彭茂民,刘丽,王小飞,夏虹. 2016

[7]亚致死浓度氰氟虫腙对小菜蛾三种解毒酶及P450 mRNA表达量的影响. 申君,鲁艳辉,张淑真,游红,李建洪. 2016

[8]新药剂氰氟虫腙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袁永达,王冬生,王梅玉,孙云. 2009

[9]氰氟虫腙对甜菜夜蛾幼虫防治效果的试验研究. 王冬生,袁永达. 2009

[10]丁虫腈与氰氟虫腙混用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 王建田,宋红菊,刘跃群,璩向南,唐涛. 2023

[11]小菜蛾对氰氟虫腙的抗药性选育及抗性风险分析. 陈洪凡,杨迎青,兰波,梁玉勇. 2018

[12]新农药氰氟虫腙防治黄曲条跳甲田间药效试验. 王冬生,袁永达,滕海媛,张天澍. 2009

[13]氰氟虫腙不同剂型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及助剂筛选. 刘雪源,刘都才,魏昌贵,马国兰. 2009

[14]亚致死浓度氰氟虫腙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陈洪凡,陈琼,黄水金. 2014

[15]贵州省2013年区试干辣椒品种综合评价. 何建文,付文婷,廖芳芳,姜虹,韩世玉. 2014

[16]近红外快速测定干辣椒中辣度的研究. 董楠,胡羽,邹研,吕都,刘嘉. 2016

[17]5个引进干辣椒新品种在遵义地区的适应性. 赖卫,余文中,刘崇政,蓬桂华,杨红,詹永发,涂祥敏. 2011

[18]温度及包装材料对干辣椒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赵肖肖,王丹,马越,张超,赵晓燕. 2013

[19]辐照对干辣椒杀菌效果及辣椒素和辣椒红素的影响. 彭玲,徐远芳,邓钢桥,毛青秀,张祺玲. 2014

[20]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干辣椒中50种农药残留. 陈敏,刘茜,杨晓凤.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