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养基对赭曲霉生长及产毒能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菲

作者: 刘菲;王龑;王刘庆;王琦;王云;刘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赭曲霉;赭曲霉毒素A;培养基;生长;产毒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7 年 31 卷 04 期

页码: 702-7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赭曲霉广泛分布在粮食和饲料中,其次级代谢产物赭曲霉毒素A(OTA)具有强毒性和高稳定性。由于同一产毒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产毒能力不同,为筛选得到赭曲霉生长、产毒最优的培养基,选取多种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接种赭曲霉,对比其生长和产毒的差异性;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比5种常用提取方法的回收率。结果表明,赭曲霉在不同培养基上产毒差异较大,天然培养基中产毒最高的是玉米和小麦培养基,OTA产量均在250μg·g~(-1)以上;固体培养基中产毒最高的是DG18培养基,OTA达到107.93 ng·mm~(-2);赭曲霉在液体培养基中的产毒十分微弱且只有在YES液体培养基中产毒,OTA产量仅为15.39 ppb。HPLC检测发现,5种常用的OTA提取方法中,甲醇直接提取法的回收效果最好,回收率达到106.64%;氯仿萃取法次之,回收率为87.28%。本研究结果为OTA检测、赭曲霉生长和产毒机制的探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Q936

  • 相关文献

[1]亚麻枯萎病菌生长和产毒最适培养条件初探. 宋喜霞. 2015

[2]温度和pH对不同镰刀菌生长及产毒的影响. 师雯,韩铮,武爱波,王周平. 2015

[3]大米培养基添加不同营养成分培养蛹虫草试验. 温志新,孙永欣,李学军,米锐,孟楠,石理鑫,李亚洁. 2011

[4]不同培养基对阴道加德纳氏菌生长的影响. 赵传芳,王长凤,闫新华,阎喜军. 1999

[5]桉树皮营养成分分析和平菇栽培配方优化试验. 陈振妮,王婷,董桂清,王灿琴,韦仕岩,邵莉莉. 2014

[6]观赏用微型兰花组织培养最佳配方的优化. 张月盈,李枝林,和凤美,李叶芳,王玉英,瞿素萍. 2024

[7]一种新型天然脲酶抑制剂曲霉素的结构与抑酶效应. 林新坚,陈济琛,郑时利,IR.Freney,刘中柱. 1997

[8]微生物代谢产物I_(36)N对土壤脲酶活性抑制作用研究. 陈济琛,林新坚,韩闽毅,郑时利,刘中柱. 1996

[9]赭曲霉产生的脲酶抑制剂的提纯与动力学. 林新坚,陈济琛,郑时利,刘中柱,Freney J R. 1997

[10]脲酶抑制剂产生菌筛选和抑制剂的提取. 林新坚,陈济琛,郑时利,韩闽毅,刘中柱. 1997

[11]聚乙二醇介导的赭曲霉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王刘庆,王龑,王琦,刘阳. 2016

[12]微量元素对大豆根腐病主要病原菌生长及其产毒作用的研究. 马立功,张匀华,季宏平,孟庆林,石凤梅,张威,纪武鹏,王军,刘佳,李易初. 2010

[13]花生黄曲霉侵染抗性持久性及种皮完整性对产毒的影响. 姜慧芳,任小平,王圣玉,廖伯寿. 2006

[14]花生种质资源对黄曲霉菌侵染和产毒的抗性鉴定. 姜慧芳,任小平,王圣玉. 2005

[15]黄曲霉转录因子AfsclB生物学功能分析. 潘佳琦,刘一冰,王刚,邢福国,李二峰. 2025

[16]浓缩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姜翠翠,王文杰,王昌禄,陈勉华,王玉荣,穆淑琴. 2008

[17]大鼠单次静注和口服赭曲霉毒素A的毒代动力学研究. 李亚菲,苏佳,万鹏,张彩云,吴维煇,秦华,曾振灵. 2020

[18]来源于传统发酵乳制品的植物乳杆菌对赭曲霉毒素的吸附作用研究. 赵琳,金海涛,张瑞英,张筠,任洪波,马文琼,兰静,孙向东. 2019

[19]果品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污染的发生、控制和检测. 王刘庆,姜冬梅,王瑶,王蒙. 2018

[20]小麦和玉米中生物毒素免疫层析快速定量方法的验证及与国家标准方法的比较. 李为喜,张妍,孙娟,王步军.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