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褐飞虱移动行为规律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施龙清

作者: 施龙清;林祁;刘端华;刘锋;占志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行为节律;翅型;雌雄差异;害虫行为调控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9 年 008 期

页码: 952-95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褐飞虱的移动行为规律,为褐飞虱行为调控防治提供新思路和理论支持.[方法]以室内续代饲养的稻飞虱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移动计数装置,对长翅和短翅两个性别褐飞虱成虫的移动行为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4个虫态成虫的移动时间分布、移动量和移动昼夜比例等均存在明显差异.雄性成虫的移动频率显著高于雌性,其中长翅雄性成虫的移动总量最高,平均为1 290次;短翅雌性成虫最低,为480.7次.雄性成虫夜间移动量高于白天,而雌性特别是短翅型雌性成虫夜间移动量仅占0.36.[结论]褐飞虱成虫的移动行为具有一定规律,雌、雄成虫移动行为差异明显.根据4类成虫的移动行为差异和特点,通过人为方法干扰或抑制其移动行为,可能会影响到褐飞虱的迁飞和求偶活动,从而降低种群数量达到防治的目的.

分类号: S435.112.3

  • 相关文献

[1]板齿鼠夏季行为节律初步研究. 姚丹丹,隋晶晶,姜洪雪,冯志勇. 2019

[2]智能电子饲喂系统下猪采食时间对行为节律和生长的影响. 郭瑶,姚春燕,王强军,李琴,刘中英,张轲豪,耿仕夏,佘德勇,吴中红. 2022

[3]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机理及行为调控策略. 张永军,吴孔明. 2008

[4]不同温度对灰飞虱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晓燕,翟一凡,李童,林清彩,李丽莉,张安盛,门兴元,吴文虎,陶玫,于毅. 2014

[5]麦长管蚜各龄期若蚜外部形态特征的比较. 李祥瑞,张云慧,孙京瑞,程登发. 2013

[6]水稻褐飞虱若虫和成虫褪黑素含量测定及比较. 施龙清,解振兴,姜照伟,董萌,占志雄. 2021

[7]半滑舌鳎生长相关基因的微卫星及其在种群遗传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马骞,林琳,柳淑芳,钟声平,庄志猛,苏永全,唐启升. 2012

[8]桑天牛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成虫的日活动节律. 吕飞,王志刚,阎爱华,毕拥国,刘炳响. 2015

[9]不同生长时期红螯螯虾表型性状差异分析. 陈红林,秦高婵,楼宝,钱豪杰,姚振海. 2020

[10]雌雄栝楼的差异及其性别决定机制研究进展. 束红梅,何晓兰,崔晓霞,倪万潮,郭书巧. 2020

[11]银杏雌雄株间多种同工酶和磷酸腺苷含量的差异. 温银元,铁梅,王玉国,秦作霞. 2008

[12]黄颡鱼肌细胞生成素基因cDNA克隆及其在雌雄个体中的差异表达. 梁宏伟,李忠,邹桂伟. 2016

[13]平胸龟年龄与生长及雌雄差异的比较. 郑光明,马丽莎,朱新平,刘毅辉,陈永乐,罗建仁. 2008

[14]“荧光”蚕品种雌雄荧光色素来源及代谢差异. 于振诚,顾寅钰,张风林,李化秀. 2007

[15]家蚕斑纹限性品种SC_1的RAPD差异DNA片段的克隆及其酶切图谱分析. 翁宏飚,张耀洲,徐孟奎.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