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海蜇横裂生殖和早期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鑫磊

作者: 张鑫磊;成永旭;陈四清;陈艳翠;张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海蜇;横裂生殖;生长;温度

期刊名称: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ISSN: 1004-7271

年卷期: 2006 年 15 卷 02 期

页码: 182-1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不同温度下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Kishinouye)螅状体的累计分裂数量变化以及不同温度下海蜇每日伞径大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与螅状体的累计分裂数量呈S曲线相关,在海水盐度为30.5,pH值为8.2,DO在6 mg/L的条件下,17℃、20℃、23℃三个温度下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e5.764-4.194/x(R2=0.983,F=1 240.536>F1,21,0.01=8.016 6),Y=e6.039-6.295/x(R2=0.987,F=1 933.560>F1,25,0.01=7.769 8),Y=e6.213-2.899/x(R2=0.989,F=2 382.114>F1,26,0.01=7.712 3);时间与海蜇每日伞径大小呈直线相关,在17℃、20℃、23℃三个温度下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0.745x+2.145(R2=0.994,F=3 523.418>F1,23,0.01=7.881 1),Y=0.807x+2.475(R2=0.977,F=975.339>F1,23,0.01=7.881 1),Y=1.096x+1.123(R2=0.989,F=2 152.260>F1,23,0.01=7.881 1);海蜇螅状体分裂的最低温度在14℃~16℃之间。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吲哚美辛诱导海蜇螅状体横裂生殖的分子信号调控机制. 谭树亮,米铁柱,甄毓,于志刚. 2017

[2]海蜇dmrta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横裂生殖中的表达分析. 葛建龙,陈晓辉,陈四清,刘长琳,陈昱辰,边力,张盛农. 2022

[3]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even-skipped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葛建龙,陈晓辉,陈立飞,刘长琳,边力,陈四清. 2021

[4]温度、投饵频次对海蜇碟状体生长的影响. 吴颖,李圣法,程家骅. 2009

[5]温度·盐度对海蜇无性生殖的影响. 吴颖,李圣法,严利平,姜亚洲,程家骅. 2009

[6]人工饲养条件下额外投喂海蜇对银鲳生长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家兴,张晨捷,高权新,彭士明,施兆鸿. 2018

[7]盐度对不同温度下海月水母螅状体存活和无性繁殖的影响. 邢永泽,张梅,甄毓,米铁柱. 2019

[8]大型水母幼体生长的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李惠玉,凌建忠,李建生. 2010

[9]环境因子对海蜇早期幼体发育影响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赵斌,张秀梅,陈四清,成永旭,张岩. 2006

[10]温度对“榴莲蜜一号”尖蜜拉生长的影响. 林盛,李向宏,罗志文,刘振文,古裕飞. 2014

[11]温度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及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李文龙,梁兴明,梁萌青,张天时,孙德强. 2017

[12]赤霉素和温度对彩色马蹄莲生长开花的影响. 王丽芳,姚丽娟,杨燕萍,周庄. 2014

[13]苗期昼夜温差对番茄产量形成因子的影响分析. 毛丽萍,李亚灵,温祥珍. 2012

[14]温度对杂合克隆牙鲆性别分化、性比和生长的影响. 唐晓阳,姜宏波,刘海金,孙朝徽,张晓彦,王桂兴,司飞. 2015

[15]温度对达氏鳇、施氏鲟及其正反杂交种生长的影响. 宋聃,张颖,吴文化,刘晓勇,曲秋芝,孙大江. 2017

[16]实验室培养下温度和盐度对底栖有孔虫Ammonia aomoriensis (Asano,1951)存活和生长的影响——基于形态测量. 李蒙,类彦立,李铁刚,王雪皎,郑萌萌,曹丽娜. 2018

[17]温度对红鳍东方鲀早期生长和性别分化的影响. 刘永新,周勤,张红涛,姜长波,张福崇. 2014

[18]温度和盐度对脊尾白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李志辉,王玉,李光光,朱佶轩,阎斌伦,张庆起,高焕. 2019

[19]温度对驼背鲈幼鱼生长、耗氧和热耐受性的影响. 张善发,董宏标,王茜,张家松. 2021

[20]温度对琼枝麒麟菜生长及色素含量的影响. 梁磊,方哲,黄惠琴,朱军,鲍时翔.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