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抗病优异玉米种质的鉴定及其与自育骨干系高产优势组合的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衍龙
作者: 郭衍龙;周广成;赵璞;王世才;王清华;马春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外国品种;种质资源;类群划分;优势组合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17 年 02 期
页码: 77-80+98
摘要: 为了获得高产、抗病性强的玉米杂交种,利用SSR标记对24份非洲玉米种质进行了类群划分,利用田间抗病性鉴定试验对抗锈病优异资源进行了筛选,并将非洲优异种质和自育骨干自交系H70492、H70202、H10802,按P(P-1)/2双列杂交设计进行组配,对高产优势组合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24份非洲玉米种质可分为4大类群,从中筛选出抗锈病优异种质6份(K7、K8、K12、K21、K2和K10);将6份非洲优异种质和3份自育骨干自交系进行组配得到36个组合,其中,H70202×H10802、H70202×K7、H70202×K12组合单株产量>200 g/株,且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具有明显的高产优势,可进一步进行生产试验。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利用SNP芯片进行玉米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及新品种选育. 高嵩,刘宏伟,何欢,吕庆雪,周德龙,邢跃先,赵兴彦,张志军,张建新,仲义,夏远峰,宋广树. 2021
[2]玉米种质类群划分的常用方法及评价. 史桂荣. 2001
[3]利用DNA指纹技术进行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新方法——遗传背景分析法. 郭景伦,赵久然,王元东,段民孝,邢锦丰,王继东,张静梅,任洁. 2003
[4]应用低密度SNP芯片解析玉米遗传多样性. 高嵩,张楠,何欢,郑淑波,赵桐,周小辉,代秀云,黄威,王薪淇. 2024
[5]利用SNP标记对51份玉米自交系进行类群划分. 吴金凤,宋伟,王蕊,田红丽,李雪. 2014
[6]玉米自交系遗传关系的SSR标记分析. 王凤格,赵久然,佘花娣,陈刚,郭景伦,戴景瑞. 2005
[7]甘薯远缘杂交强优势组合同工酶分析. 马志民,刘兰服,张松树. 2009
[8]几个国外优质小麦品种的鉴定和利用研究. 李秀绒,柴永峰,孙来虎,赵智勇,邵新胜,席吉龙,张建诚. 2013
[9]甜菜花药、胚珠培养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邵明文,张悦琴,黄彩云. 1993
[10]寒地早熟玉米杂交种优势组合主要性状分析. 汪德润,陈凤芝. 1997
[11]应用清蛋白PAGE技术进行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的初步研究. 陈景堂,池书敏,马占元,刘志增,孟义江,祝丽英. 2001
[12]利用RAPD标记研究燕麦属不同种的遗传差异. 王茅雁,傅晓峰,齐秀丽. 2004
[13]东海及黄海南部渔业资源水文环境类群划分及其相关特征的初步分析. . 2019
[14]向日葵核心种质资源基础类群划分研究. 郭树春,张艳芳,孙瑞芬,李素萍,于海峰,刘腊青,王洪波,安玉麟. 2017
[15]36份糯玉米骨干系类群划分及杂优模式预估. 王薪淇,卢实,李穆,董亚琳,孟令聪,王敏. 2020
[16]基于玉米50K芯片分析鲜食玉米温-热带杂种优势模式及其育种利用. 胡俏强,周玲,潘玖琴,吉善良,黄少华,周安来,孙雪花,郭华,赵涵,戴惠学. 2021
[17]RAPD标记在日本兵库县20个酒米品种类群划分中的应用. 李余良,吉田晋弥. 2000
[18]利用SNP标记划分甜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类群. 卢柏山,史亚兴,宋伟,徐丽,赵久然. 2015
[19]贵州玉米种质改良及杂交种的选育研究进展. 陈泽辉. 2005
[20]贵州21份玉米优质种质资源的SSR标记分析. 朱英,陶刚,黄永会,刘永翔,祝云芳,刘作易.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业科研院所与埃塞俄比亚合作成效浅析——以中国与埃塞俄比亚旱作玉米技术合作为例
作者:杨阳;赵璞;田玉;及增发;温之雨;刘粤阳;张桂山;马春红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埃塞俄比亚;国际合作;抗旱玉米;“一带一路”倡议
-
"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业科研院所与埃塞俄比亚合作成效浅析
作者:杨阳;赵璞;田玉;及增发;温之雨;刘粤阳;张桂山;马春红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埃塞俄比亚;国际合作;抗旱玉米;一带一路倡议
-
大葱雄性不育花药败育的形态学特征和细胞学研究
作者:岳丽昕;王清华;刘泽洲;孔素萍;高莉敏
关键词:大葱;雄性不育;绒毡层;小孢子;细胞学观察
-
不同昆虫辅助授粉对大葱杂交种采种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清华;岳丽昕;张荣亭;高莉敏
关键词:大葱;辅助授粉;熊蜂;蜜蜂;壁蜂;苍蝇
-
浅析农业科普宣传的有效路径
作者:董擎辉;郑妍妍;赵璞;王红蕾
关键词:农业科普宣传;有效路径;快速发展
-
河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技术模式实践与分析
作者:马铭泽;丁丽丽;王桂荣;赵璞
关键词:农业社会化服务;技术模式;农业生产托管;政策引导;农业标准化建设
-
数量遗传性状基因定位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田玉;马春红;宋丽华;温之雨;董文琦;赵璞
关键词:分子标记;数量性状;基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