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对甜瓜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杭

作者: 苏杭;王琦;李春梅;邵华;金茂俊;王珊珊;郑鹭飞;佘永新;王静;王怀松;金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噻苯隆;电子鼻;电子舌;主成分分析;甜瓜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8 年 16 期

页码: 3095-31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噻苯隆对设施栽培薄皮甜瓜的感官特征、营养成分、挥发性风味和滋味的影响,为噻苯隆在甜瓜中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薄皮甜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噻苯隆替代人工授粉。通过测定甜瓜的感官特征(横径、纵径、单瓜重、硬度和色泽)、营养成分(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有机酸和糖)及基于电子鼻的香气性状和基于电子舌滋味性状,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评价噻苯隆的使用及浓度水平对甜瓜风味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甜瓜中噻苯隆的残留量。【结果】在感官特征方面,噻苯隆的使用能够显著提高甜瓜的纵径、单瓜重和硬度,当噻苯隆使用浓度为4 mg·kg~(-1)时,甜瓜的纵径和单瓜重达到最大,分别为136.81 mm和322.44 g,较对照组增加了32.2%和28.2%。甜瓜的硬度与噻苯隆的使用浓度呈正相关性(r2=0.8183)。噻苯隆的使用能显著降低果皮亮度及黄色色泽,但不同浓度间无显著差异;甜瓜外部果肉的绿色产生差异与噻苯隆的使用浓度存在相关性。在营养成分方面,噻苯隆的使用能够引起甜瓜中维生素C和柠檬酸含量的大幅降低,随着噻苯隆使用浓度的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逐渐减少,当噻苯隆使用浓度为8 mg·kg~(-1)时,甜瓜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对照小区甜瓜样品下降了59.8%,仅为5.20 mg/100 g;而柠檬酸的浓度下降20.0%—65.0%。但噻苯隆的使用对甜瓜水分没有显著影响。甜瓜中可溶性固形物、果糖含量的变化与噻苯隆的使用浓度有关,低浓度的噻苯隆能引起甜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和果糖含量的增加,高浓度则反之。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经过不同浓度噻苯隆处理的甜瓜在挥发性风味和滋味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并且与浓度之间呈一定相关性,噻苯隆使用浓度越大,差异性越大。噻苯隆在甜瓜中残留量符合国家的限量标准。【结论】不同浓度的噻苯隆会对甜瓜的感官特征(横径、纵径、单瓜重、色泽和硬度)、营养成分(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有机酸和糖)、挥发性风味组成和滋味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高浓度的噻苯隆能够大幅降低甜瓜维生素C和柠檬酸的含量,对挥发挥发性风味组成和滋味影响较大。与使用高浓度的噻苯隆相比,低浓度的噻苯隆(4 mg·kg~(-1))使甜瓜的风味更接近人工授粉甜瓜的风味。

分类号: S652

  • 相关文献

[1]基于电子鼻与电子舌技术评价氯吡脲对甜瓜品质的影响. 王琦,苏杭,王怀松,付秋实,李春梅,邵华,金茂俊,王珊珊,佘永新,郑鹭飞,王静,金芬. 2019

[2]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分析发酵鲟鱼加工过程中风味的变化. 曾诗雨,才让卓玛,张效平,张美彦,赵凤. 2021

[3]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在块菌样品分类识别中的应用. 何晓兰,柳成益,杨梅,郑林用. 2015

[4]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冲泡条件优化. 邱梦宇,李昊聪,聂小宝,王毓宁. 2024

[5]电子鼻和电子舌在乳制品品质及货架期监控中的应用研究. 范佳利,韩剑众,田师一,邓少平. 2009

[6]电子感官评价系统在肉品质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范蓓蕾,钱建平,刘寿春,杨信廷,王慧. 2014

[7]国内外五种著名全脂牛奶感官评价分析及其电子鼻、电子舌甄别初探. 刘立,李代禧,余华星,潘琦,柴培,王丹丹,刘宝林,乔勇进. 2014

[8]植物乳杆菌对猕猴桃果酒品质影响的评价. 葛东颖,李华佳,刘雪婷,杨成聪,陈欣蕾,郭壮. 2019

[9]25个干辣椒品种色、香、味品质差异评价. 蓬桂华,王永平,李文馨,孙小静,陆敏. 2021

[10]电子鼻和电子舌在水果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 2019

[11]泡菜水品质和细菌类群的关联性. 郭壮,吴璞颖,赵楠,张振东,侯强川. 2020

[12]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分析不同酿造阶段柠檬果醋气、味差异. 贺羽,王帅,姚俊胜,冯小刚,商学兵. 2018

[13]不同处理工艺对猕猴桃果酒品质的影响. 葛东颖,李华佳,杨成聪,张润杰,朱永清,郭壮. 2019

[14]电子鼻与电子舌在可可椰奶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房一明,初众,卢少芳,谭乐和,朱红英,谷风林. 2012

[15]电子感官在玉兰花茶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谷风林,房一明,胡荣锁,宗迎,谭乐和,卢少芳,初众. 2012

[16]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在五倍子蜂蜜风味识别中的应用. 邓梦青,袁扬,赵恬,王胤晨,张定红,张锦华. 2023

[17]不同颜色大蒜品质分析. 王旭,马越,赵晓燕,王宇滨,王丹,梁浩. 2021

[18]富含低聚糖褐色酸奶的研制. 马长路,焦扬,吴芸,逄晓阳,张书文,芦晶,吕加平. 2019

[19]不同采收期坛紫菜的风味比较. 曹荣,刘楠,王联珠,刘淇. 2019

[20]GC-MS与电子感官结合对烟熏液风味物质的分析. 宋丽,陈星星,谷风林,胡可,吴桂苹,朱秋劲,陶锐.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