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对葡萄病害的室内活性和田间防效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以楼

作者: 潘以楼;朱桂梅;郭建;肖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葡萄病害;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复配;抑制活性;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11 年 23 卷 08 期

页码: 104-107+123

摘要: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及其混配制剂对葡萄炭疽病菌和穗轴褐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并用孙云沛法测定了混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结果表明:氯啶菌酯抑制葡萄炭疽病菌和穗轴褐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分别为2.1793和1.1274μg/mL,而苯醚甲环唑的EC50值分别为0.6667和0.1041μg/mL。当氯啶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按10∶1混配时复配制剂抑制这2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CTC最高,增效作用最大。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试制样品22%氯啶菌酯.苯醚甲环唑EC(20%氯啶菌酯+2%苯醚甲环唑)以90~120 g a.i./hm2喷药2~3次对葡萄黑痘病、霜霉病、炭疽病均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分类号: S436.631.12

  • 相关文献

[1]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及其复配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刘吉祥,吉沐祥,芮东明,杨勇,陈宏州,杨敬辉. 2017

[2]植物源农药丁子香酚与苦参碱及其混配对葡萄灰霉病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杨勇,王建华,吉沐祥,吴祥,陈宏州,李国平. 2016

[3]苯醚甲环唑与烯肟菌胺复配防治稻曲病. 胡茂林,黄晓冬,罗来鑫,李健强. 2018

[4]氯啶菌酯与氟啶胺混剂对稻瘟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陈宏州,张建华,杨红福,周华飞,缪康,束兆林,姚克兵. 2020

[5]砖红镰刀菌菌株Pa2对草莓黑斑病菌的抑制活性分析. 李晓倩,史冰柯,王卓妮,覃艮红,王丽,涂洪涛,袁洪波,侯珲. 2024

[6]贝莱斯芽孢杆菌EA19与多菌灵复配防治小麦赤霉病研究. 王文肖,刘美玲,阙亚伟,郑磊,张强,喻大昭,杨立军,龚双军,曾凡松,李利. 2024

[7]金银花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 贾忠清,金岩,张国福,杨素梅,张耀中,范昆. 2024

[8]苯醚甲环唑防治香蕉叶斑病试验. 黄思良,任建国. 2006

[9]木质素基苯醚甲环唑纳米颗粒构建及防控杨梅凋萎病研究. 张启,张家栋,方云,熊秋雨,王嵘,程敬丽,孙鹂,赵金浩. 2023

[10]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对黄淮海夏玉米区主要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郭宁,马井玉,张海剑,石洁,李坡,孙华. 2017

[11]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合物对茄链格孢的联合毒力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范子耀,王文桥,孟润杰,韩秀英,张小风,马志强,刘颖超. 2011

[12]新疆石河子垦区葡萄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钱昕,王恒振. 2008

[13]一种芽孢蛋白对主要葡萄病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高扬,田淑芬,白艳玲,郝建安. 2009

[14]理性地认识和解决葡萄产业的植保问题为我国葡萄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孔庆山. 2007

[15]胶东半岛地区酿酒葡萄病害的发生与防治现状调查. 苏奎丽,林秀敏,周洪友,王忠跃. 2010

[16]葡萄几种病害的药剂防治效果. 庄乾营,刘同金,赵玖华,王升吉,尚佑芬. 2009

[17]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籽粒、植株和土壤中氯啶菌酯残留. 魏进,张盈,李汶锟,秦立新,段婷婷. 2016

[18]氯啶菌酯与戊唑醇混合物对水稻稻瘟病菌的联合毒力及防效. 向礼波,龚双军,史文琦,喻大昭,周明国,元维军. 2014

[19]UPLC测定油菜、油菜籽及土壤中氯啶菌酯的残留量. 路伟,贾福艳,丁琦,蔡磊明,王捷. 2017

[2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和大米粉中的氯啶菌酯. 张月,吕岱竹,林静凌,李建国.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