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专用肥对豫北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峰

作者: 胡峰;张运红;毛家伟;刘小奇;钱凯;张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专用肥;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2 年 51 卷 008 期

页码: 74-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 8种不同小麦专用肥(沃尔田小麦专用肥、心连心小麦专用肥、化佗小麦专用肥、多维宝小麦专用肥、嘉施利小麦专用肥、科邦小麦专用肥、普通小麦专用肥和豫北小麦专用肥)及配套施肥技术对豫北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为豫北小麦专用肥的选择及合理施用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和不施肥对照相比,施用小麦专用肥的小麦穗数和产量分别增加18.9%~41.8%和17.6%~32.4%,且以化佗小麦专用肥和多维宝小麦专用肥处理较高,其中多维宝小麦专用肥处理的小麦产值、施肥增加的产值和纯收入最高,分别为24 626.72、6 031.03、4 351.03元/hm2,施肥产投比也最高,为3.59.8种小麦专用肥中,4种高氮低磷小麦专用肥(沃尔田小麦专用肥、心连心小麦专用肥、化佗小麦专用肥和多维宝小麦专用肥)处理小麦氮、磷、钾总积累量(517.02~590.46 kg/hm2)高于4种低氮高磷小麦专用肥(481.76~502.77 kg/hm2)(嘉施利小麦专用肥、科邦小麦专用肥、普通小麦专用肥和豫北小麦专用肥),其中多维宝小麦专用肥处理的肥料农学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最高,分别为8.66、35.38 kg/kg.施用小麦专用肥可不同程度提高小麦收获后土壤碱解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以普通小麦专用肥和多维宝小麦专用肥处理较高,分别较不施肥对照增加150.0%、91.2%、71.6%和114.3%、82.1%、54.9%.综合而言,高氮低磷小麦专用肥一次性施入在维持小麦高产和养分高效利用方面效果好于低氮高磷小麦专用肥,且以多维宝小麦专用肥施用效果最优.

分类号: S143.1

  • 相关文献

[1]大豆养分专家系统在我国大豆主产区的应用与评价. 吕继龙,何萍,魏丹,仇少君,徐新朋,赵士诚. 2021

[2]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汤雷雷,万开元,李祖章,陈防. 2011

[3]滴灌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李前,秦裕波,尹彩侠,孔丽丽,王蒙,侯云鹏,孙博,赵胤凯,徐晨,刘志全. 2022

[4]不同用量钾肥对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包红静,汪仁,邢月华,宫亮. 2011

[5]鄂西黄壤和紫色土上小麦施用杂卤石效果研究. 吴茂前,程子珍,刘冬碧,周继文,孔祥琼,张祥城,李永鹏,Robert Meakin,范晓晖. 2020

[6]小麦间套作苜蓿对土壤养分及作物养分吸收效率的影响. 李恩慧,王玉慧,杨慎骄,张晓红,吴琼. 2020

[7]不同氮·钾水平对小麦产量和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王允青,张祥明. 2009

[8]淮北砂姜黑土区氮钾配施对小麦产量及氮、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雷之萌,韩上,武际,朱林,汪建来,何贤芳. 2017

[9]有机水稻—红花草轮作对有机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刘亚柏. 2014

[10]小麦宽空幅冬季培肥的产量表现、经济效益及化肥减施效应研究. 刘建,魏亚凤,杨美英,薛亚光,汪波,李波. 2015

[11]旱地小麦深层防堵渗灌应用研究. 席吉龙,杨娜,王珂,张建诚,姚景珍. 2018

[12]免耕覆盖下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旱地小麦产量效益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陈检锋,陈华,付利波,王志远,洪丽芳,苏帆,尹梅. 2020

[13]植物活性蛋白在云南旱地小麦上的应用. 刘俊,孟国忠,万丽花,黄惠,黄荣松,郜胜涛,周永琼,尹梅. 2020

[14]小麦氮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王法宏,司纪升,李升东,孔令安,冯波. 2008

[15]速效硫肥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白金顺,曹卫东,毕军,李学敏,杨璐,高嵩涓,熊静. 2013

[16]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雷之萌,韩上,武际,朱林. 2016

[17]丹江口库区小麦和油菜氮合理用量研究. 熊桂云,刘冬碧,巴瑞先,杨利,张富林,张继铭,余延丰. 2010

[18]砚山县小麦抗旱机播技术试验. 何正海,黄荣松,郜胜涛,周永琼,王伟,付利波,尹梅. 2022

[19]PGPR菌肥对马铃薯产量与肥料利用率影响的初步研究. 何志刚,王秀娟,董环,娄春荣,牛世伟,于涛. 2013

[20]不同灌溉模式下新型缓释肥对马铃薯产量与土壤养分运移的影响. 赵颖,史书强,何志刚,娄春荣.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