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区高产水稻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术
作者: 王术;秦志列;于建波;谢晓东;王立新;王铮;陈长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高产;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1700
年卷期: 2001 年 32 卷 04 期
页码: 250-25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 ,水稻群体存在穗粒矛盾。穗数与产量间关系呈抛物线形 ,在辽宁沈阳地区水稻每公顷最适穗数在3.0×106~3.8×106之间。每穗颖花数、每穗成粒数、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与产量均呈直线线性相关 ,但增产效果不同。北方寒地稻区水稻实现高产的有效育种途径是稳穗增粒或穗粒兼顾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淮麦35选育及性状分析.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杨子博. 2017
[2]超级杂交稻国稻1号农艺性状研究. 皮勇华,陈大洲,盛国清,肖叶青,贺芳,俞美娇. 2007
[3]不同施肥方式对红壤旱地芝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汪瑞清,肖运萍,魏林根,吕丰娟,杨爱萍. 2015
[4]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对密度胁迫的响应. 张前进,曹丽茹,张新,魏昕,魏良明,郭书磊,王国瑞,王振华,鲁晓民. 2024
[5]水稻氮效率基因型差异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李敏,张洪程,李国业,魏海燕,殷春渊,马群,杨雄. 2011
[6]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宋焕忠. 2015
[7]无公害高效益稻丛间家鸭野养新技术的探讨. 禹盛苗,许德海. 2002
[8]高产优质抗病中粳稻新品种隆粳968的选育与应用. 袁彩勇,李刚,王健,孔宪旺,罗伯祥,程保山,徐卫军. 2016
[9]大穗优质粳稻新品种泗稻16号的选育与应用. 陈春,赖上坤,王磊,陈卫军. 2019
[10]津稻3号生育规律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范俊山,王春敏. 2008
[11]辽宁省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何娜,付亮. 2016
[12]超产1号水稻品种高产栽培模型的研究. 卓玥,唐晓东,刘英奇,王忠有,许捷思. 2012
[13]桦甸市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李忠芹,刘俊,韩喜福,苏士卫,孙爱玲,方向前. 2019
[14]坦桑尼亚雨季水稻中国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初报. 全海晏,守云,王骞,陈华林,李贤辉,谭长华,邹彪. 2016
[15]极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黑粳9号. 商全玉,杨秀峰,王万霞,张立军,吴振明,张习文,吴俊彦. 2018
[16]水稻组合特优2278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彩先,易小林,陈会鲜,梁云. 2018
[17]高产优质多抗松辽122品种育成技术创新与应用. 耿文良,吕珂,刘晓梅,姜兆远,高明,宋双,王丹,艾东,张静峰,王娟,刘福生,洪继勇,李国忠. 2021
[18]水稻新品种龙稻102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王彤彤,孙世臣,白良明,丁国华,曹良子,周劲松,夏天舒,段孟越. 2019
[19]高产氮高效型籼稻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 李敏,罗德强,江学海,蒋明金,李树杏,姬广梅,李立江,周维佳. 2020
[20]龙稻23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王彤彤,孙世臣,白良明,丁国华,曹良子,周劲松,洛育,李南南.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SNP芯片的二系杂交小麦亲本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侯起岭;杨卫兵;秦志列;郝小聪;岳洁茹;苑少华;梁玉龙;庞斌双;赵昌平;张风廷;孙辉
关键词:杂交小麦;亲本;SNP;遗传差异
-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育性恢复研究进展
作者:娄鸿耀;李翰霖;秦志列;曲曼古丽·库尔班;朱明慧;刘昌文;张胜全
关键词: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育性恢复;遗传;环境
-
辽宁省杂交粳稻穗部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
作者:商文奇;马秀芳;吕桂兰;王先俱;李小婉;庞秀;王铮
关键词:辽宁杂交粳稻;穗部特征;产量;回归分析
-
饲粮中添加蛋氨酸锌对肉雏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作者:马春建;索琰瑞;李昊轩;李艺普;江鸣珂;高雨生;张博;李晶;王铮;邵玉新
关键词:蛋氨酸锌;肉雏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肠道健康
-
美国王鸽与欧洲肉鸽屠宰性能、肉品质、脂肪酸含量及抗氧化功能的比较分析
作者:申莉;邵玉新;张博;李晶;索琰瑞;刘文丽;李昊轩;李艺普;高雨生;李显耀;王铮
关键词:鸽;屠宰性能;肉品质;脂肪酸;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功能
-
亚洲地区出口的三类大米制品中重金属含量的研究
作者:戴常军;王翠玲;赵明一;栾君;王铮
关键词:大米制品;重金属;ICP-MS
-
小麦WRKY转录因子TaWRKY72B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
作者:张丽;甘露;卢振华;曹高燚;邱丽娜;丁博;谢晓东;秦志列;王俊斌
关键词:小麦;WRKY转录因子;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