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酸来源新方向的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蒲定福

作者: 蒲定福;冯自伟;郑仁健;何梓铭;蒲晓斌;陈定全;袁代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神经酸;芥酸;相关性;油菜;新来源

期刊名称: 中国油脂

ISSN: 1003-7969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76-80,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作为大脑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的核心成分,超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神经酸(Nervonic acid, NA)具有修复受损大脑神经纤维、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的功能。人体内缺乏神经酸会引起失眠健忘、脑萎缩,甚至脑瘫等脑疾病。虽然近30年来我国对神经酸植物的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仍然未能解决神经酸缺乏的问题。笔者经大量检测发现,神经酸普遍存在于我国的甘蓝型、白菜型、芥菜型油菜籽中,对2017—2019年4 159份甘蓝型油菜资源种子的神经酸与芥酸含量进行分析,发现神经酸含量与芥酸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综述了我国含神经酸植物的开发与利用情况及神经酸的合成与芥酸的关系,分析探讨了菜籽油中芥酸的有益价值,对选育并规模化开发利用高神经酸含量油菜品种作为神经酸来源新方向,从而解决目前神经酸原料缺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分类号: S565.4%TS201.2

  • 相关文献

[1]芥菜型油菜种子中神经酸、芥酸和油酸含量的遗传分析. 范一铭,吴金锋,李洪戈,李浩,陈碧云,闫贵欣,蔡光勤,伍晓明. 2024

[2]近红外光谱法在测定油菜籽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中的应用. 高建芹,张洁夫,浦惠明,戚存扣,傅寿仲. 2007

[3]油菜芥酸硫甙定量速测仪研制及应用. 李培武,孟子园,张文,杨湄,仝乘风,李光明,周霞,吴渝,谢立华,汪雪芳,丁小霞,中岛一成,押川雄孝,安达武史. 2003

[4]一种国产近红外仪分析油菜籽三种品质参数. 智文良,信晓阳,崔建民,胡胜武,张文,李培武. 2012

[5]以油菜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为靶标RNAi载体的构建. 肖玲,卢长明. 2004

[6]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完整油菜籽中芥酸和硫甙含量. 丁小霞,李培武,李光明,杨艳燕,陈小媚,赵永国,张文,杨湄. 2004

[7]油菜芥酸含量的遗传育种研究概况. 陈莹. 1995

[8]油菜脂肪酸延长酶基因fae1片段的克隆与SNP分析. 肖玲,卢长明. 2005

[9]油菜品质分析与信息优化管理的应用. 刘瀛弢,丁小霞,杨湄,谢立华,张文,赵永国. 2004

[10]海拔高度对油菜品质的影响. 黄华磊,石有明,周燕,唐尚同. 2012

[11]油研7号和油研10号的主要性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黄世芹,李超,林茂,周治黔. 2010

[12]适宜机械化栽培的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分析及耐密油菜育种探讨. 关周博,田建华,郑磊,姚雪雁,韦世豪,李少钦,董育红,李殿荣. 2013

[13]双低油菜硫苷含量与鸟害关系研究. 赵永国,江满霞,张文,杨金,陆光远,程勇,付桂萍,李培武,张学昆. 2016

[14]油菜叶片气孔导度与冠层光谱植被指数的相关性. 孙金英,曹宏鑫,黄云. 2009

[15]植物来源神经酸的生理功效、制备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高慧,张廷婷,甘境翔,刘鹤,徐同成,宗爱珍,孙杰. 2023

[16]植物神经酸研究进展. 范一铭,高桂珍,薛羽君,伍晓明. 2022

[17]油料作物种子中神经酸含量提升研究进展. 刘晓悦,王盼娣,熊小娟,吴刚,刘芳. 2024

[18]元宝枫籽油的制备、功效及其应用概述. 张晓庆,李欣容,贾敏,夏远军,徐同成. 2023

[19]欧李果脂肪酸GC-MS检测及其营养分析. 刘俊英,张虎成,危晴,王芳. 2012

[20]云南省芥菜型油菜高芥酸、高芳香油、高蛋白的开发利用. 苏振喜,邱怀珊.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