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2种方法鉴定和筛选甘蓝型油菜抗(耐)菌核病恢复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家成

作者: 朱家成;张书芬;文雁成;王建平;赵磊;李国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恢复系;菌核病鉴定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06 年 35 卷 10 期

页码: 26-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苗期离体叶菌丝块接种法和花期植株牙签接种法,对7个甘蓝型油菜恢复系进行抗菌核病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系间抗性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恢复系C293、C289、P085的抗性接近对照中油821水平,可作抗(耐)菌核病育种材料加以利用,C293表现最佳。2种接种法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利用这2种方法进行油菜品系抗(耐)菌核病鉴定都是可信的。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金农油1号恢复系5735R的选育. 李敏,张瑞茂,陈大伦,汤晓华. 2009

[2]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优良恢复系6958 R的选育. 张瑞茂,李敏,陈大伦. 2011

[3]甘蓝型油菜显性雄性核不育材料三系选育. 王华,赵继献,候国佐,张瑞茂. 1993

[4]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材料2188R的选育. 冉光权. 2006

[5]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材料L7AB及临保系的选育. 秦信容,杜才富. 2006

[6]甘蓝型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恢复系6215R的选育. 陈大伦,张瑞茂,李敏,汤晓华. 2009

[7]早熟甘蓝型油菜恢复系YD 1021 R的选育. 汤勇,罗遵喜,杜才富,秦信蓉,张星星,喻时周. 2014

[8]甘蓝型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九号恢复系5862R的选育. 张瑞茂,侯国佐. 2002

[9]甘蓝型油菜双低萝卜质不育恢复系快速改良技术研究. 文雁成,张书芬,王建平,朱家成,何俊平,蔡东芳,曹金华,赵磊,王东国. 2016

[10]甘蓝型油菜双低pol CMS恢复系2350C的选育与应用. 张超,李大雄,罗莉斯,曾兵. 2014

[11]甘蓝型油菜双低高含油量恢复系017R的选育. 何惠萍. 2008

[12]甘蓝型油菜“三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 1990

[13]甘蓝型油菜优良恢复系HF16-1400R的选育及应用. 何惠萍,侯燕,侯国佐,侯剑. 2013

[14]抗菌核病甘蓝型油菜种质的筛选与鉴定. 雷蕾,梁龙兵,秦信蓉,喻时周,徐静,陈丽,侯燕,杜才富. 2020

[15]一个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材料的选育及利用研究. 董云麟,杜禾. 1993

[16]基于3个甘蓝型春油菜Pol CMS的优良恢复系选育. 赵绪涛,柳海东,李开祥,徐亮,杜德志. 2021

[17]甘蓝型油菜抗除草剂恢复系18Z363苯磺隆抗性剂量筛选. 张超,代文东,王军,唐容,黄莎,杨克相,饶勇. 2019

[18]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HY15AB”的选育. 周熙荣,庄静,孙超才,王伟荣,李延莉,杨立勇,蒋美艳,顾龙弟,钱小芳. 2010

[19]甘蓝型显性核不育双低油菜新品种'核杂17号'的选育. 张俊英,蒋美艳,李延莉,江建霞,王伟荣,孙超才,杨立勇,周熙荣. 2017

[20]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的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王汉中,王新发,刘贵华,郑元本,杨庆.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