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节圆橄榄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钟明
作者: 钟明;陈玉芬;甘廉生;王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橄榄果实;挥发油;固相微萃取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1-7364
年卷期: 2004 年 21 卷 05 期
页码: 103-1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广东优良橄榄品种冬节圆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出22个峰,确认了22种化学物名称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冬节圆橄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反式—石竹烯、D-大根香叶烯、α-蒎烯、DL-萜二烯、α-古巴烯、三角杜松烯、α-律草烯,这些成分占橄榄挥发油的91.81%,其中反式-石竹烯相对含量最多,达42.23%。
分类号: O657.63
- 相关文献
[1]红松松塔挥发油的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蒙琦,杨鑫,王静,马莺,丁怡. 2010
[2]肯尼亚红碎茶的香气成分分析. 冯林,刘学,杨坚,潘科. 2012
[3]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联用在农业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李志红,倪海燕,金霞,林匡飞. 2001
[4]肯尼亚红碎茶与中国工夫红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冯林,陈贤民,沈强,杨坚,潘科. 2012
[5]基于SPME/GC-MS联合分析毛尖茶的香气成分. 张小琴,沈强,郑文佳,甘正刚. 2017
[6]三个贵州工夫红茶香气成分分析. 冯林,刘学,杨坚,潘科. 2012
[7]固相微萃取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王东健,唐宗贵,郝家勇. 2011
[8]肯尼亚红碎茶与滇红工夫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陈贤明,冯林,沈强,刘学,潘科,杨坚. 2012
[9]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分析芝麻油和芝麻香精的挥发性成分. 秦早,杨冉,高桂园,黄纪念,陈晓岚,屈凌波. 2012
[10]微波干燥对芝麻品质特性的影响. 张丽霞,张勋,宋国辉,王静博,黄纪念,赵福利. 2016
[11]剁椒坯盐水酱油与普通酱油香气特征比较分析. 李明浩,胡璇,夏延斌. 2011
[12]固相微萃取GC-MS技术分析果味香味剂成分的研究. 马燕芬,卢德勋,罗婷,赵军,吴继红. 2009
[13]焦盐辣椒粉加工工艺优化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熊学斌,夏延斌,张晓,邓后勤. 2012
[14]蓝莓酒主发酵前后挥发性成分变化的GC-MS分析. 曹雪丹,李二虎,方修贵,赵凯,周伟东. 2015
[15]具有农药活性的微生物挥发性有机物研究进展. 田宇曦,闵勇,杨自文,周荣华,王开梅. 2018
[16]具有农药活性的微生物挥发性有机物研究进展. 田宇曦,闵勇,杨自文,周荣华,王开梅. 2018
[17]烹制加工对板栗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罗凤莲,夏延斌,欧阳建勋,王燕. 2013
[18]茉莉花茶窨制过程香气形成机制的研究. 陈梅春,张海峰,朱育菁,刘晓港,官敏丹,刘波. 2016
[19]热处理刺梨汁香气物质的SPME-GC-MS检测与主成分分析. 彭邦远,张洪礼,孙小静,王雪雅,丁筑红. 2018
[20]辣椒汁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唐鑫,夏延斌,吴灿.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辽宁省辣椒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与推广措施
作者:李宏哲;王萍;李潇;王文生;房强
关键词:辣椒;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推广措施
-
蚕豆种质资源抗赤斑病鉴定与评价
作者:龙珏臣;杜成章;王萍;武云霞;张志良;邓豪;王强;李沅根;唐明双;张继君
关键词:蚕豆;赤斑病;田间鉴定;人工接种;抗性评价
-
香草兰精油Pickering乳液制备、性质及功能性研究
作者:王艺潼;覃亚娟;徐飞;张彦军;王萍
关键词:香草兰精油;Pickering乳液;抗炎活性;MCF-7抑制
-
核桃油风味物质与生物活性关联分析
作者:李述刚;霍嘉颖;周琦;王萍;陆超群;余雄伟
关键词:核桃油;生物活性;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影响因素
-
安顺市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李朝晖;王萍;唐容
关键词: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安顺
-
籽用美洲南瓜抗白粉病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基因定位分析
作者:张梦蕾;王萍;廉勇
关键词:籽用美洲南瓜;生理小种;遗传规律分析;BSA;白粉病;分子标记
-
基于TOPSIS分析法的乡村建设水平综合评价研究-以宁夏Z县为例
作者:刘海娟;王萍
关键词:乡村建设;AHP-熵值法-TOPSIS分析法;综合评价;Z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