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半干旱区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花生系统对花生结瘤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晨

作者: 冯晨;冯良山;孙占祥;郑家明;杜桂娟;张东升;张悦;高砚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花生间作;结瘤特性;施氮量;氮阻遏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127-1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农业部阜新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为研究平台,采用微区试验,设置不同种植模式(玉米单作、花生单作和玉米‖花生间作)及不同施氮量(0、100和200 kg/hm2),研究不同供氮水平下玉米‖花生系统对花生根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辽西风沙半干旱区玉米‖花生系统可显著增加各个生育时期的花生根瘤数,与单作花生相比,间作花生在不施氮条件下的根瘤增幅为1.79倍,施氮条件下平均增幅为4.81倍,即间作可明显促进花生根瘤形成,且在施氮条件下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还发现,玉米‖花生体系对花生根瘤形成的影响存在边行效应,靠近玉米的花生行根瘤增幅大于远离玉米的花生行。此外,单作及间作花生都存在"氮阻遏"现象,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花生根瘤形成受到抑制,玉米‖花生系统作物相互作用可对花生"氮阻遏"起到减缓作用。

分类号: S513`S565.2

  • 相关文献

[1]盐碱地玉米‖花生间作对群体覆盖和产量的影响. 南镇武,孟维伟,徐杰,王旭清,刘灵艳,林松明,高华鑫,张正. 2018

[2]施氮和燕麦/箭筈豌豆间作比例对系统干物质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张小明,来兴发,杨宪龙,王自奎,蒋海亮,沈禹颖. 2018

[3]豆科作物氮素高效利用机制研究进展. 刘颖,张佳蕾,李新国,张正,万书波. 2022

[4]化肥有机替代对连作花生产量和根瘤固氮的影响. 张勇勇,冯良山,赵凤艳. 2024

[5]燕麦‖大豆、燕麦‖绿豆系统种间互作对氮素吸收与结瘤固氮的影响. 杨亚东,冯晓敏,任长忠,胡跃高,张卫建,曾昭海. 2015

[6]施氮对不同结瘤特性花生土壤固氮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孙棋棋,郑永美,于天一,吴月,杨吉顺,吴正锋,吴菊香,李尚霞. 2022

[7]施氮对蚕豆/玉米间作系统蚕豆农艺性状及结瘤特性的影响. 李玉英,孙建好,李春杰,李隆,程序,张福锁. 2009

[8]蚕豆根瘤豆血红蛋白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张金发,李萍,张红岩,刘玉皎,侯万伟,滕长才. 2024

[9]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对杂交粳稻颖花形成及籽粒充实的影响. 陈培峰,韩立宇,顾俊荣,乔中英,王文青,董明辉. 2017

[10]氮肥不同施用量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刘斌,李书田. 2013

[11]耐盐植物海滨锦葵的引种和栽培研究. 尹金来,周春霖,洪立州,王凯,丁金海,王茂文. 2000

[12]不同施氮水平对高粱子粒淀粉积累规律的影响. 葛占宇,马尚耀,成慧娟,严福忠,王立新,张姼,隋虹杰,潘映雪. 2016

[13]栽植规格和施氮量对金两优36产量的影响试验. 韩海东,陈敏健,林永辉. 2006

[14]施氮量和DCD对蕹菜生长、硝酸盐累积及土壤氮素形态的影响. 何盈,蔡顺香,何春梅,罗涛. 2007

[15]密度与施氮量对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周强,张跃非,李生荣,陶军,杜小英,欧俊梅,任勇,庞启华,黎文述. 2010

[16]麦秸还田与氮肥互作对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形成的影响. 董明辉,顾俊荣,陈培峰,韩立宇,乔中英. 2015

[17]吉林省主要类型农田土壤中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李梦瑶,王永,吉凡,王开爽,高淑青. 2016

[18]氮肥和种植密度对通粳981产量影响的函数模型研究. 周根友,汪波,夏华. 2018

[19]不同施氮量对青稞产量的影响. 刘国一,尼玛扎西,尼玛扎西,宋国英. 2013

[20]早熟牛心甘蓝新组合栽培技术研究. 郭惊涛,曾令明,杨军,肖仕昌,吴康云,邓英,孟平红.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