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诱虫板对稻飞虱的诱集和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常晓丽

作者: 常晓丽;武向文;杜兴彬;袁永达;张天澍;陆爽;沈慧梅;滕海媛;王冬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飞虱;黄色诱虫板;诱集;防治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6 年 53 卷 04 期

页码: 892-9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评价黄色诱虫板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为稻飞虱的非化学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田间悬挂黄色诱虫板,调查稻飞虱的诱集情况,并同盘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上海水稻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成虫的发生高峰期集中在8月下旬;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én)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成虫发生高峰期主要集中在9月中旬。从3种稻飞虱成虫的发生动态来看,灰飞虱发生最为严重,黄色诱虫板最高诱集数为(6.12±4.50)头/(天·板),每板每天平均诱集成虫数大于等于2头的有18个水稻品种,其余6个水稻品种诱集的成虫数虽然少于2头,但是都能诱集到成虫;其次是白背飞虱,最高诱集数为(2.29±0.13)头/(天·板),每板每天平均诱集成虫数大于等于1头的有7个水稻品种,其余17个水稻品种诱集的成虫数虽然少于1头,但是都能诱集到成虫;再次是褐飞虱,最高诱集数为(1.50±1.85)头/(天·板),每板每天平均诱集成虫数大于等于1头的有1个水稻品种,其余23个水稻品种诱集的成虫数均少于1头,其中3个水稻品种在10月中旬均没有诱集到1头成虫。总体而言,黄色诱虫板对3种稻飞虱的最高诱集数为(7.50±4.36)头/(天·板),每板每天平均诱集成虫数大于等于2头的有23个水稻品种,仅1个水稻品种诱集的成虫数少于2头。黄色诱虫板下部离水稻冠层越近,诱集的成虫越多。【结论】黄色诱虫板对稻飞虱成虫具有较好的诱杀效果,可有效降低成虫种群数量。作为一种非化学防控方法,黄色诱虫板的使用可有效降低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

分类号: S435.112.3

  • 相关文献

[1]利用黄色诱虫板防治三江平原水稻潜叶蝇效果分析. 肖明纲,张擘,赵北平,郑福余,李佩林,王玉杰. 2020

[2]稻飞虱防治药剂筛选及应用技术研究. 李红阳,周加春,张俊喜,顾慧玲. 2013

[3]超声气力喷雾对稻飞虱防治试验. 缪宏,江城,张燕军,戈林泉,张臣. 2017

[4]2015年安徽省水稻主要虫害的识别与防控. 任竹. 2015

[5]稻飞虱在海南省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肖彤斌,吴凤芝,芮凯,谢圣华,王三勇,陈绵才,符晓玲. 2008

[6]湖北稻飞虱防治策略. 杨利. 2008

[7]黄色诱虫板对茶小绿叶蝉的诱捕效果研究. 姚雍静,王家伦,何莲,郭灿,段学艺. 2010

[8]黄色诱虫板测报和防控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评价. 常晓丽,武向文,杜兴彬,陈海霞,陆爽,王冬生,袁永达,张天澍,滕海媛. 2013

[9]水稻品种对田间稻纵卷叶螟代间发生关系的影响. 常晓丽,武向文,袁永达,张天澍,杜兴彬,沈慧梅,陈海霞,王冬生. 2019

[10]三诱技术在辣椒主要害虫防控中的应用. 黄志农,徐志德,陈绍祥,程成. 2010

[11]黄色诱虫板在温室和露地诱虫谱的比较研究. 贝亚维,高春先,陈笑芸,吕要斌,顾秀慧. 2004

[12]设施蔬菜温室白粉虱的绿色防治集成技术研究. 李青超,王立达,武琳琳,韩业辉,刘洋,王宇先,高崇. 2019

[13]杨枝把诱集棉铃虫技术与作用机理. 刘宁,刘小宁,李娜,边洋. 2008

[14]不同颜色粘虫板对枇杷果园昆虫的诱集效应. 耿坤,张斌,李德友,余杰颖,莫莉娅. 2012

[15]不同颜色诱虫板对草莓花蓟马的诱集作用. 肖婷,刘宝生,郭建,杨敬辉,潘以楼. 2011

[16]两种诱蛾方法对棉铃虫的诱集效果及评价. 徐文华,张萼,季顺言,郭军,顾明龙,殷柏之. 2001

[17]粘虫蛾卵巢发育、交配情况与迁飞关系的初步分析. . 1990

[18]杨树枝把诱集棉铃虫作用与机理研究进展. 刘宁,刘小宁,李娜,边洋. 2008

[19]应用糖醋液诱集鲜食玉米田小地老虎成虫试验. 陈海霞,朱明芬,许和水,常晓丽. 2019

[20]葡萄早春主要小型害虫的预警监测技术研究. 褚姝频,肖婷,周福才,许媛,杨敬辉,韩杜斌,田子华.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