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雄性不育”的思维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远孟
作者: 李杨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杂种优势;雄性不育
期刊名称: 广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8161
年卷期: 2004 年 35 卷 04 期
页码: 284-287
摘要: 三系法中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同时受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的调控 ;两系法中的雄性不育虽然只受一对或多对隐性主效核基因控制 ,但还受到微效基因的修饰作用而表现育性不稳定或育性转换不彻底 ,表明了雄性不育作用机理的复杂性 ;提出用基因工程手段 ,从植物激素或人工合成的生长调节剂的角度创造或调节形成新的雄性不育系的可能性。
分类号: S511.03
- 相关文献
[1]水稻雄性不育的发展现状及杂种优势利用. 黄胜东,谷福林,苏自强,张美娟. 2005
[2]大麦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种的优势研究. 周美学,黄志仁,许如根,郭军. 1995
[3]中国大豆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与问题分析. 王曙明,孙寰,赵丽梅,王跃强,彭宝,范旭红,张宝石. 2009
[4]油菜双隐性基因细胞核+广恢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方法及其遗传学基础. 陈芝能,曾庆鸿,张瑞茂,陈大伦. 2004
[5]紫花苜蓿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于洪柱,徐安凯,栾博宇,任伟,王志锋. 2013
[6]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的专利成果分析. 董立,李星,李莹,蔡晶,辛业芸. 2018
[7]水稻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的利用. 黄文超,朱仁山,李绍清,朱英国. 2013
[8]甜菜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及存在问题的解决. 李莉,杨波. 2009
[9]紫花苜蓿雄性不育机制及其杂交制种研究进展. 冯光辉,金樑,张静文,黄利春,王晓娟. 2011
[10]不同生态区光温敏型核不育小麦育性研究进展. 李向龙,张华,张凤庭,赵昌平,马庆. 2005
[11]利用基因工程创造植物雄性不育的策略. 杨泽良,党选民,曹振木,胡开林. 2005
[12]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及F_1代杂种优势表现. 李国强,逯腊虎,武计萍,仇松英,张婷. 2011
[13]新型雄性不育亚麻的杂种优势及温敏效应初探. 张建平,党占海. 2002
[14]杂交水稻育种:从三系两系到一系. 孙宗修,程式华. 1995
[15]雄性不育在作物杂种优势中的应用途径分析. 石子,宋伟,赵久然. 2018
[16]基因工程雄性不育及辣椒杂种优势利用. 杨泽良,胡开林,党选民,曹振木. 2006
[17]棉花雄性不育研究和应用进展. 邢朝柱. 2006
[18]结球甘蓝雄性不育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季家磊,杨丽梅,方智远,庄木,张扬勇,吕红豪,刘玉梅,李占省. 2016
[19]化学杂交剂SQ-1诱导糜子雄性不育效果研究. 崔秀辉. 2008
[20]R-ms“临高油1号”转育及超油化生产研究. 王向东,高根来,宁慧云,甄胜虎,张风琴.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伯克霍尔德菌通过改善生理适应性及调节铝响应基因的表达增强甘蔗对铝胁迫的耐受性
作者:陆珍;谢光杰;Qaisar KHAN;覃英;黄毓燕;郭道君;杨婷婷;杨丽涛;邢永秀;李杨瑞;王震
关键词:伯克霍尔德菌;甘蔗;铝胁迫;生理适应性;耐铝基因
-
4株甘蔗固氮菌株活化土壤养分及影响土壤酶活的分析
作者:谢显秋;张瑞楠;韦江璐;黄毓燕;陈炯宇;李杨瑞;邢永秀
关键词:甘蔗;固氮菌;土壤养分;活化作用;有机酸
-
甘蔗赤霉素合成基因ScGA3ox的功能初步研究
作者:范业赓;赖振光;李燕娇;陈荣发;闫海锋;邓宇驰;丘立杭;周忠凤;李杨瑞;吴建明
关键词:甘蔗;赤霉素合成基因;ScGA3ox;过表达
-
1株根瘤菌在甘蔗体内的定殖及固氮效率分析
作者:林丽;谢金兰;莫璋红;李长宁;梁强;罗霆;李杨瑞
关键词:固氮;甘蔗;内生细菌;根瘤菌
-
甘蔗响应干旱胁迫研究进展
作者:陆珍;杨丽涛;邢永秀;李杨瑞
关键词:甘蔗;干旱胁迫;形态结构;生理和分子机制;根际微生物
-
引进国外甘蔗种质资源检疫及田间抗病和农艺性状观察
作者:韦金菊;李海碧;周会;桂意云;祝开;宋修鹏;周珊;经艳;李杨瑞;刘昔辉
关键词:甘蔗;种质资源;隔离检疫;病害;分子检测;农艺性状
-
甘蔗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作者:梁强;梁宏卫;胡水凤;韦淙凯;欧阳静;韦海勇;刘晓燕;李毅杰;林善海;李杨瑞;宋修鹏
关键词:甘蔗;秸秆;新品种;腐熟;灰分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