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早籼稻品种的植株形态及其演变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文卿

作者: 宋文卿;张卫星;于隆严;邵国胜;周蓉;于永红;朱智伟;廖西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早籼稻品种;植株形态;演变特征;主导因子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286

年卷期: 2010 年 32 卷 06 期

页码: 1097-11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按亲缘关系追溯构建一套以不同年代主栽品种为骨干的早籼稻系谱材料,在同一生态条件下种植,研究不同年代早籼稻品种的植株形态性状变化及其发展演变特征,并分析植株形态演变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早籼稻品种在演变进程中,植株形态性状变异较大,品种间均达极显著差异,从早期高秆品种到近期高产品种,株高呈明显降低趋势;冠层功能叶片的形态演变主要表现为叶长变短,叶宽无多大变化,最终叶面积下降,这是矮化育种和株型育种的直观体现。植株形态演变的主导因子在于株高、叶长和叶面积,因此认为早籼稻品种改良应保持现有株型配置的同时,适当增加株高和叶长,以提高冠层功能叶面积和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生育后期光合产物的有效积累与合理分配。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水稻品种演变的研究进展. 袁江,王丹英,徐春梅,章秀福. 2009

[2]稻草覆盖马铃薯茬对后季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徐春梅,王丹英,邵国胜,符冠富,章秀福. 2008

[3]相同遗传背景不同植株形态水稻等基因系与杂草的竞争及化感作用. 余柳青,陆永良,周勇军,郭龙彪,钱前. 2005

[4]辽宁省矿区生态重建主导因子分析. 李树彬,李纯乾. 2011

[5]简析我国玉米种植区分布的气候适宜性. 郭贵青. 2018

[6]土壤性状与林木生长关系的研究. 孙广云,聂燕. 1998

[7]气候变化背景下川西北高原多年生垂穗披碱草种植适生区分布预测. 郭斌,王珊,陈超,王明田,李婷婷. 2019

[8]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变化成因. 谢平,龙怀玉,张杨珠,张认连. 2017

[9]杂交油菜超低密度高效栽培主导因子的研究. 杨良金,杨靖东,夏晓进,陶文才,张卫东,张春雷. 2006

[10]基于GIS和PCA的冬小麦需水量影响因子分析. 王景雷,孙景生,宋妮,陈智芳. 2009

[11]北京市七种园林树种叶水势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刘诗莹,鲁绍伟,李少宁,徐晓天,孙芷郁,赵娜. 2022

[12]小麦矮腥黑穗病(TCK)在我国的定殖风险分析. 周益林,段霞瑜,丁胜利,邱焯. 2006

[13]三七种植适宜区的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露,赵炯超,王艺璇,米艳华,张宁怡,赵明宇,褚庆全. 2024

[14]遵义烟田土壤pH的空间分布与演变特征. 彭玉龙,郑梅迎,刘明宏,芶剑渝,郭先锋,刘跃东,孟源,王林,王先勃,张继光. 2019

[15]长期施肥下黄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演变特征. 王小利,周志刚,郭振,段建军,张雅蓉,李渝,蒋太明. 2017

[16]湖北省烟区土壤肥力状况及其演变特征. 谢媛圆,佀国涵,李方明,陈涛,刘圣高,李彬,代惠娟,李佳莹. 2020

[17]三江平原草甸土不同种稻年限土壤理化性质演变特征. 王秋菊,宫秀杰,曹旭,焦峰,刘鑫,李婧阳,刘峰. 2020

[18]粮田改为菜田后土壤碳、氮演变特征. 雷宝坤,刘宏斌,朱红业,续勇波. 2011

[19]近30年我国典型水稻土肥力演变特征. 武红亮,王士超,闫志浩,槐圣昌,马常宝,薛彦东,徐明岗,卢昌艾. 2018

[20]早籼稻品种遗传改良进程中株型的演变特征. 袁江,王丹英,丁艳锋,廖西元,章秀福,王绍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